三藏

三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cáng/zàng1.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三观

三观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ān/guàn1.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三论宗

三论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lùn zōng1.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师徒相传。至隋代吉藏集为大成,蔚为大宗。该宗自称大乘菩萨藏,在教义上提倡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之说。后传入朝鲜﹑日本。参阅《中国佛教.三论宗》。

佛旨

佛旨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zhǐ1.佛教教义。

佛法

佛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fǎ①佛教的教义。②佛教徒和迷信的人认为佛所具有的法力。

佛说

佛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shuō/shuì/yuè1.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六相

六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xiāng/xiàng1.传说辅佐黄帝的六臣:蚩尤﹑大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分掌天地四方。 2.佛教语。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噶当派

噶当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gá dāng/dàng pài1.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布教

布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jiào1.颁布教令;施行教化。 2.佛教语。传布教义。

律乘

律乘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chéng/shèng1.戒律的教义。
678910 共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