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
古交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jiāo shì在山西省中部、汾河沿岸,太古岚铁路经此。1988年设市。人口16.99万(1995年)。有著名的古交煤矿,为中国重要的炼焦煤基地之一。
古巴
古巴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bā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在墨西哥湾出口处。面积11.09万平方千米。人口1096.3万(1994年)。首都哈瓦那。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和东部有山区。终年暖热,干、湿季分明。蔗糖业为经济支柱。世界最大的蔗糖出口国。
吉林省
吉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shěng简称“吉”。在中国东北区中部。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50万(1995年)。有朝鲜、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吉林将军辖区,清末置吉林省。省会长春。东部为长白山地,西部为东北平原。松花江流贯境内。处中温带,山地为湿润区,平原为半湿润区。汽车、化学和造纸工业重要。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产量居全国最前列,盛产大豆。林业发达。有人参、鹿茸等特产。
呼伦贝尔高原
呼伦贝尔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lún bèi ěr gāo yuán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面。海拔700~1000米。四周为丘陵和低山环绕。中部平坦,有呼伦湖等众多湖泊。水草肥美,为中国著名天然牧场。是三河牛、三河马等良种牲畜产地。
喀麦隆
喀麦隆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mài lóng中非国家。临几内亚湾。面积47.50万平方千米。人口1300万(1994年)。首都雅温得。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处热带,沿海和南部终年多雨,中部干湿季分明,北部为半干旱区。盛产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咖啡和木材。炼铝和铝加工业较重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kè lā mǎ gān shā mò中国最大的沙漠。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部。面积33.7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占总面积85%。沙丘一般高100~150米。沙漠外围为冲积平原和戈壁,河谷地带为绿洲。石油资源丰富。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hā sà kè sī tǎn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商路
商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lù1.商人进行远方贩运贸易所行经的路线,特指中世纪以前的陆上通商道路而言。其中最著名而重要者即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此外在亚洲内部特别是蒙古﹑中印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地,非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以及欧洲各地,也都有商路纵横分布。近代交通运输发展后,旧有商路的作用逐渐减低。
大平原
大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píng yuán美国中部的著名平原。东部海拔不超过500米,西部海拔500~1800米左右。为向东低斜、深谷横切、起伏和缓的坦荡平原。
大查科平原
大查科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chá kē píng yuán一译“格兰查科”。南美洲中部的平原。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海拔在100~400米之间。是南美洲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有广大的灌木林和热带草原。特产破斧树,可作建筑材料和提制鞣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