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

仁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hèng先秦时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强调以仁义道德原则作为统治施政的根据。要求统治者用道德来感化人民,并适当改善其生活,以得民心,统治天下。具体内容包括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减轻赋税,设立学校,提倡孝悌等。这一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刘少奇(1888-1969)

刘少奇(1888-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shào qí原名绍选,字谓璜,化名胡服。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世界工联副主席等职。建国后,担任过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更多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mín zú dà/dài/tài qǐ yì1857-1859年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857年5月10日,起义在密拉特爆发。第二天起义军攻占首都德里。起义波及印度北部、中部、南部的二十个地区。1859年起义遭到镇压。

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ng shí xié dìng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国风

国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fēng《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合称十五国风。大致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作者多数为下层人民。内容反映人民的劳动、婚姻、爱情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面貌,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是《诗经》中最有文学价值和社会认......更多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shé zhě shuō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记述永州(今湖南零陵)蒋某以捕蛇为业,虽有生命危险,但因捕蛇无赋税征收之苦,仍自愿继续下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发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感慨。

李先念(1909-1992)

李先念(1909-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xiān niàn (190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原军区司令员。参与创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建国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协助周恩来主持全国经济......更多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tuán dà zhàn1940年8-12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一二九师和晋察冀、晋冀豫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约四十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共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余次,攻克据点二千九百余个,歼灭日伪军四万四千余人,破坏铁路公路2000千米,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ì yùn dòng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签字承认。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示威队伍还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痛打在曹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军阀政府逮捕学生三十余人。学生立即罢课。6......更多

人大会堂

人大会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dà/dài/tài huì/kuài táng1."人民大会堂"的省称。
678910 共14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