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kù ěr sī kè zhàn yì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3年7月,希特勒为夺回战略主动权,集中九十万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重点进攻。经一个多月的阵地战,苏军取得胜利,从而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强袭

强袭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g/qiǎng/jiàng xí1. 强攻;用较大规模的兵力袭击。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zhōu huì zhàn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悉索敝赋

悉索敝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uǒ bì fù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

战车

战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chē/jú1.又称兵车。盛行于春秋﹑战国。每辆配有一定数量的将士,故往往用战车数量计算兵力。现泛指作战用的车辆。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 biān duàn liú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掎角之势

掎角之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 jiǎo zhī shì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敌军

敌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í jūn1. 敌人的全部兵力。如:敌军全部被歼。

敛兵

敛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 bīng1.收起兵器。 2.征调军队。 3.收缩兵力。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suǒ bù bèi,zé wú suǒ bù guǎ寡:少,薄弱。没有不防备的地方,就没有不薄弱的地方。原指应重点设防,不宜分散兵力。后指不能面面俱到,要保证重点。
678910 共1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