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xiàng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中书
中书省
中书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shū shěnɡ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主事
主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shì1.主持事务。 2.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主客
乌爱
乌爱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ài1.《尚书大传》卷二:"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后谓爱其人而推爱及其有关的人或物为"乌爱"。
乌瑞
乌瑞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ruì1.指赤乌之瑞。相传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三足赤乌。见《尚书大传.大誓》。
乘黄朱
乘黄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huáng zhū1.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书.康王之诰》:"皆布乘黄朱。"孔传:"诸侯皆陈四黄马朱鬃,以为庭实。"一说"乘"字当本作"黻",布言其质,黄朱言其色。参阅杨筠如《尚书核诂》。
九共
九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gòng/gōng1.《尚书》逸篇名。 2.指九州。
九卿
九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qīng中央行政官员的合称。各代所指不同。秦汉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魏晋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九卿职权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