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

赋得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dé/děi/de1.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

郑五歇后体

郑五歇后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wǔ xiē hòu tǐ/tī/bèn1.唐郑綮的一种诗体。

长吉体

长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jí tǐ1.指唐代诗人李贺作品所独有的风格意境。李贺诗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善于运用神话传说﹐语言新奇瑰丽。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李长吉体"。

陶体

陶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yáo tǐ/tī/bèn1.艺术风格冲淡自然的诗体。这种诗体创自陶潜﹐故有此称。

首尾吟

首尾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wěi/yǐ yín1.诗体名。诗的首句与末句相同。始于宋邵雍《首尾吟》:"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春出时。一点两点小雨过﹐三声五声流莺啼。杯深似锦花间醉﹐车稳如茵草上归。更在太平无事日﹐尧夫非是爱吟诗。"后称这类形式的诗为"首尾吟"。

黄初体

黄初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chū tǐ/tī/bèn1.诗体之一。具有建安风格。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uè shī pài文学流派。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其成员多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故名。作品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现实生活,诗体自由奔放,充满激情,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

三言诗

三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án shī1.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句,故名。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gǔ shī1.诗体之一。形成于东汉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吴体

吴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tǐ/tī/bèn1.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
678910 共9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