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马克思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kè sī1.(1818.5.5—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庭里。主要著作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48 年至 1850 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guó liǎng zhì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项政策也适用于台湾。

上海租地章程

上海租地章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 zū dì zhāng chéng又称《上海地皮章程》。1845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胁迫清苏松太道宫慕久签订。共二十三款。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地区作为英国人租借居留的地段,后称“英租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的第一个租界。

不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děng jià jiāo huàn不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换。特点是交换的一方凭借其政治上或经济上的优势地位甚至暴力,贱买贵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贸易中,常伴有不等价交换。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垄断价格,也含有不等价交换。

两本位制

两本位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běn wèi zhì1.即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银两种铸币均为本位币,都可自由铸造,并均为无限法偿。两币按国家规定比价流通。十六至十八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曾广泛采用。

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quán fēn l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简称。在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将经营权委托给他人使用。如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资本家委托总经理经营企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两权统一走向两权分离,即国家仍拥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独立法人。实行两权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简称“国民党”。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本部设于上海,孙中山任总理。随后,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北伐,但终因陈炯明叛变而失败。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更多

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ī guó jì láo dòng jié1.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人才内阁

人才内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cái nèi/nà gé1.资本主义国家内阁的一种。不论政治见解,集中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所谓"超党派"内阁。此名称始于一八○六年英国格兰维尔内阁。也称专家内阁。

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yè jīng yíng jī zh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赖以运行的方法、手段和机构的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包括各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并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按市场经济原则组织生产经营,并建立科学的企业......更多
678910 共3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