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骚动
米骚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 sāo/sǎo dòng1918年夏,日本因米价暴涨而引起的群众暴动。以富山县渔民的斗争为开端,不久即席卷全国。群众捣毁米店,有些地方还爆发矿工和农民暴动。斗争持续五十七天,参加者达数百万人,最后被政府镇压。
绣衣直指
绣衣直指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ù yī/yì zhí zhǐ1.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liú lǐ qǐ yì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到湖南联络会党和矿工,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起义。12月起义爆发,队伍发展到三万余人,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清政府调集军队镇压,起义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
董卓(?-192)
董卓(?-192)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ng zhuó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袁世凯(1859-1916)
袁世凯(1859-1916)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shì kǎi (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河南项城人。曾任驻朝鲜通商大臣。后奉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戊戌变法时,出卖维新派。任山东巡抚时,镇压义和团。后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军机大臣,扩编北洋军,成为北洋军阀首领。武昌起义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威胁孙中山让位,并挟制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建立北洋军阀政权。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后又解散国会,撕毁约法......更多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lǐ xī yà zhī/zhì gōng qǐ yì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1844年6月发生于普鲁士王国境内的纺织业中心西里西亚。由纺织工人组成的起义者捣毁工厂机器,与政府军进行战斗。起义持续三天,终被镇压。它表明德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chǎn jiē jí zhuān zhèng资产阶级掌握的政权。在推翻地主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的基本任务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蹲苗
蹲苗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 miáo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茎叶徒长。
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的同义词反义词
dá lǔ huā chì1.蒙语的音译。元职官名。指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代汉人不能任正职,朝廷各部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或色目人充任,以掌实权。
铁柱宫
铁柱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zhù gōng1.又称铁柱观。故址在江西南昌。相传晋许逊为旌阳令﹐时江西有蛟为害﹐许与其徒仗剑杀之﹐并作大铁柱以镇压。后世建立宫观以祀许逊。唐咸通年间额题铁柱。宋大中祥符年间题名景德观。政和年间改延真观。嘉定年间御书"铁柱延真之观"。明嘉靖间改名为妙济万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