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心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lǐ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想像、思维、情绪、意志等的总称。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两部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劳动和语言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与动物心理有本质的区别。
意志
意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zhì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
感性知识
感性知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n xìng zhī/zhì shí/zhì1.由感性认识所获得的知识,与理性知识相对,是知识发展的初级阶段。参见"感性"﹑"感性认识"。
成长
成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zhǎng1.长大;长成。 2.向成熟的阶段发展。
扬弃
扬弃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qì德文aufheben的意译,音译为“奥伏赫变”。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敌我矛盾
敌我矛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í wǒ máo dùn人民的敌人与人民之间在根本利益冲突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前,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国内的敌我矛盾;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用专政的方法解决国内的敌我矛盾。在中国现阶段,敌我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仍存在。既不能不分敌我,认敌为我,也不能把敌我矛盾扩大化。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sān mín zhǔ yì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更多
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chǎn pǐn kāi fā/fà也称“产品开发”。企业从事新产品的研究、试制、投产,以更新或扩大产品品种的过程。一般程序是:(1)调查研究阶段,包括提出新产品试制方案和市场预测;(2)样品设计、试制和定型阶段;(3)产品投产的工艺准备和小批试制阶段;(4)正式生产阶段。
春分
春分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n fēn/fèn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0°~15°的一段时间。约15.2天,为每年3月21日(或20日)至4月5日(或6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3月21日(或20日)。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又称“春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开始。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晚年
晚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n nián1.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