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
张伯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bó/bǎi/bà lún①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首相。执政时,实行绥靖政策,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和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1938年参加慕尼黑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5月辞职。②威尔特·张伯伦(wiltchamberlain,1936-)。美国篮球运动员。堪萨斯大学毕业后,入职业篮球队。善抢篮板球,投篮准确,创投篮命中率的最高纪录,至1974年引退,累计得分31419分。
形兆
形兆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 zhào1.征兆;形迹。 2.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 ér shàng/shǎng xué wéi wù zhǔ yì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xiá kè yóu jì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心灵美
心灵美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líng měi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对人的要求,是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并通过具体的感性形态被人们所感知。不同时代、阶级有不同衡量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四美”之一。
必然与自由
必然与自由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rán yǔ zì yóu必然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事物本质所规定的联系和趋势;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与自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是自由的基础,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存在。自由不排斥必然,而是包含必然。掌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并达到一定目的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必然与自由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转化和发展。
志向
志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xiàng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志向。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并以此作为最远大的志向。从个人来说,志向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来体现,个人应选择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作为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
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xiǎng lù xiàn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是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情天泪海
情天泪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g tiān lèi hǎi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成住坏空
成住坏空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zhù huài kōng1.佛教语。谓世界变化的四个阶段,即四大劫:成劫,产生时期;住劫,存在时期;坏劫,毁坏时期;空劫,空无时期。见《俱舍论》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