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

大司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mǎ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

大良造

大良造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iáng zào1.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

太尉

太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wèi/yù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后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孙武

孙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wǔ①孙武。亦称“孙子”。春秋末期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曾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被吴王重用为将。与伍子胥一起共佐吴王实施破楚击越,尔后争夺中原之方略,使吴成为一隅之霸。其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作。②孙武(1880-1939)。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北夏口(治今汉口)人。曾参加自立军起义。后参加......更多

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dū hù fǔ唐朝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于高昌设立,后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还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重兵。790年,治所为吐蕃攻陷。

宣抚使

宣抚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fǔ shǐ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小镇

小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zhèn1.小城。驻兵镇守的州郡中之较小者。 2.小方镇。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藩镇中之较小者。 3.小市镇。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

帅司

帅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ài sī1.宋代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

幕友

幕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yǒu俗称“师爷”。原指古代主将幕府中的属官。后泛指军政官僚聘请的办理事务、献计献谋的佐助人员。

府帅

府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fǔ shuài1.唐代对地方军政长官如都督府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等的一种称谓。
678910 共1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