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32-92)

班固(32-92)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 gù (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dēng zhī wéi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自带兵迎战,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达七日之久,后重贿冒顿的阏氏(皇后),始得出围。

老上

老上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shàng/shǎng1.本为汉初匈奴单于名号。后用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胭脂山

胭脂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 zhī shān1.亦作"臙脂山"。 2.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3.古代闽中郡北莲花峰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 wǔ mù yáng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若鞮

若鞮的同义词反义词
ruò dī1.匈奴语"孝"的意思。

蔡文姬

蔡文姬的同义词反义词
cài wén jī①即“蔡琰”。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59年。东汉末年,蔡文姬在战乱中为南匈奴掳去,后嫁左贤王,生一男一女。十二年后,曹操派使者往接蔡文姬,蔡为曹操思慕贤才的精神所感动,毅然离别丈夫、子女回到中原,继承父志,参与修史。

谷蠡王

谷蠡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gǔ/yù lí/lǐ wáng1.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军事和行政,由单于子弟担任。

赀虏

赀虏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lǔ1.古时对匈奴的蔑称。

赫连

赫连的同义词反义词
hè lián1.匈奴姓氏之一。匈奴南单于曾娶汉宗室女,其子孙遂以刘为姓。至刘虎,其母为鲜卑人,而北人谓父匈奴母鲜卑者为"铁弗",虎因以"铁弗"为号。至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其后人勃勃(一名屈孑)僭称大夏天王,耻号"铁弗",改以赫连为氏,取"徽赫与天连"之意。见《魏书.铁弗刘虎传》﹑《屈孑传》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参阅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赫连氏》。
678910 共2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