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浙江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jiāng shěng简称“浙”。在中国东南部,临东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人口4369万(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大部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国岛屿最多的省区。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亚热带湿润区。经济发达。主要有纺织、机械等工业,丝绸工业驰名中外。茶叶和毛竹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柑橘、桑蚕茧产量居全国前列。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都很发达。

海南省

海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nán shěng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海地

海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dì/de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690万(1993年)。首都太子港。境内3/4为山地。热带气候。以农业为主。主产咖啡。

湖北省

湖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běi shěng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湖南

湖南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nán1.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牙买加

牙买加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 mǎi jiā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人口251万(1994年)。首都金斯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热带雨林气候。世界重要的铝土生产国。旅游业和蔗糖生产也为经济支柱。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jiāng sān jiǎo zhōu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平原。在广东省中部。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1.1万平方千米。海拔50米左右。东、西、北三面为山地、丘陵围绕,平原上残丘兀立,分布广泛。河网纵横,汊道众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瑞典

瑞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ruì diǎn北欧国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临波罗的海。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人口880万(1995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势由西北山地向东南沿海低地倾斜。湖泊众多。大部分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富森林、铁矿和水力。经济发达。纸张、纸浆和优质特种合金钢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shōu qǐ yì1927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毛泽东、卢德铭指挥下,一度占领了醴陵、浏阳和一些集镇,因敌我力量悬殊,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于19日在浏阳文家市会合。20日,毛泽东率队伍向位于湖南、江西边界的井冈山进发。途中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罗霄山

罗霄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ó xiāo shān1.中国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山地的总称。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大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间有长条形断陷盆地。森林覆盖率较大,以马尾松、杉、毛竹为主。
678910 共1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