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阳(约100-170)
魏伯阳(约100-170)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bó yáng (yuē 100-170)东汉炼丹术士。一说名翱,号伯阳,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借《周易》爻象的一些思想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著有《参同契》三卷,主要记录、归纳中国古代炼丹的实践和理论,后成为道教炼丹术的主要著作之一。
龚自珍(1792-1841)
龚自珍(1792-1841)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zì zhēn (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官回乡,曾为林则徐查禁鸦片献策。学术上属于今文经学派,主张“经世致用”。政治上主张改革。诗作想像奇异、语言瑰丽,有“龚派”之称。有《尊隐》、《病梅馆记》等名篇,组诗《己亥杂诗》尤为著名。著作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三略
三略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lüè也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中国古代兵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撰。据后人考证,约为秦汉之间无名氏作品。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卷。论述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以及谋略等。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tú shū ɡuǎn tú shū fēn lèi fǎ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主题
主题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tí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五大运动
五大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à/dài/tài yùn dòng1.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等政治运动。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jiān/jiàn cí huà王国维撰。共六十四则,发表于1908年。后人又辑有《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附录》。此书论词的创作,认为词以有“境界”为上乘,提倡和推崇有“真景物、真感情”之作,并举李后主词为代表。其论点受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与传统理论有较大不同,历来受人重视。
体意
体意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yì1.体裁和思想内容。
体温表
体温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wēn biǎo1.即体温计。亦比喻善于洞察他人思想情绪变化的人。
儒道
儒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dào1.儒家的道德原则。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