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

(譬喻)若有小儿啼,则与杨树之黄叶以止啼。

譬佛之方便也。

涅槃经二十曰:“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

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

然此杨叶定非金也。

极爱一子地

(术语)略云一子地。

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位也。

涅槃经十六梵行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地。

善男子!

云何是地名曰极爱?

复名一子。

善男子!

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

视诸众生同一子,见修善,生大欢喜。

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善男子!

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不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

见诸众生为烦恼病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更多

欲贪

(术语)同于贪欲。

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

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

”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楞严经四曰:“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死亡

(杂语)人之命终也。

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

毕钵罗

(人名)大迦叶之实名。

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

此翻大龟氏。

(中略)名毕钵罗。

或毕钵波罗延。

或睇毗犁(Sthavira),毕钵罗树也。

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

以树名之。

”梵Pippala%ya%na。

【又】(植物)Pippala,又作必钵罗,庳钵罗,树名。

即菩提树。

佛于此树下证菩提,故称菩提树。

西域记八曰:“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

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

......更多

毕钵罗窟

(地名)巴Vebha%ra-guha%,梵Vaibha%ra,又作卑钵罗窟,宾钵罗窟。

以窟上有毕钵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钵罗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钵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三藏处也。

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

”佛祖统纪四曰:“如来灭后,于毕钵罗窟立三座部主结为三藏。

”更有一处。

西域记九曰:“温泉西有卑钵......更多

眷属妙

(术语)天台所立法华迹门十妙之第九。

受如来之法者,助如来之化者,总为如来之眷属。

分别之有五种:一理性眷属,众生与佛,本来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关。

是不关于结缘,虽不结缘,皆是子也。

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今生于佛世受道得度者。

于大通佛所结缘,尔来至今日为受化之众生是也。

三愿生眷属,尝起生于此佛出世之誓愿,由此宿愿而今或为亲,或为怨,见佛闻法者。

四神通眷属,先世既值佛而发真见谛,而生犹未尽,或......更多

睒摩

(菩萨)新作商莫迦S/amaka,菩萨名。

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

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

愍其意,生于长者家,名睒摩。

至孝仁慈,年过十岁,与父母共入山奉事。

著鹿皮之衣,提瓶汲水,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引弓射睒。

盲父母仰天曰:睒至孝,天知之,则睒当更生。

于是释梵四天,来下睒前,灌神药于口,拔箭更活。

父母惊喜,两目皆开。

见睒子经。

西域记二曰:“化鬼子母,北行五十四里,是商莫迦菩萨(旧曰睒摩菩萨讹......更多

法性身

(术语)略名法身。

佛三身之一也。

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有无量无边之相好庄严,以无量之光明,无量之音声,度十方无量之法身菩萨,谓之法性身。

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

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

”往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

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

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

”法性身有有相无相之论。

【参见:......更多

法缘

(术语)三缘之一。

思惟离人我相一味平等之法理也。

例如慈悲。

深见诸法因缘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谓之法缘之慈。

涅槃经十四曰:“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因缘生,是名法缘。

1112131415 共1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