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
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
独极三乘之证果者。
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
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查询
体宗用三大
(名数)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日经心目立体宗用之三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亦立体宗用之三重。
此体宗用即体相用之三大也。
弘法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
以曼荼罗为体者,即六大。
据三种悉地仪轨五论皆号为曼荼罗也。
三三昧者为心佛生,自语意等之三平等。
方便者为始曼上转本曼下转之妙业。
出于秘藏记钞九。
佛性平等一乘
(杂语)五种一乘之一。
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经之教也。
查询
佛树
(杂语)菩提树也,佛成佛于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
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
”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
”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
从此得道等故。
”
八识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
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
谓执持我之见者。
即此识也。
阿赖耶者。
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
其义为藏。
谓能藏一切法。
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
【参见: 识】##【图像: T0071.JPG 删减】\n\n(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
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
此识为识体......更多
大悲咒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
千手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
梵箧
(杂名)多罗叶之经卷,贝叶重叠,以板木挟其两端以绳结之,其状恰如入于箱,故云梵箧。
位妙
(术语)十妙之一。
佛无碍慧
(术语)称如来之大空慧。
大疏六曰:“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佛无碍慧。
”【参见: 大空三昧】
法身
(术语)佛之真身也。
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
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
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
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
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
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