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作者: 刘向 战国策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曰:“君不如令王听最,以地合於魏、赵,故必怒合於齐,是君以合齐与强楚吏产子。

君若欲因最之事,则合齐者,君也;

割地者,最也。

魏书·明帝纪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明皇帝讳叡,字符仲,文帝太子也。

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

[一]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

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

[二]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

丁巳,即皇帝位,大赦。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诸臣封爵各有差。

[三]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

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

注[一]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

” 每朝宴会同,......更多

卷三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汉永平中,会稽钟离意,字子阿,为鲁相。

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诉,修夫子车。

身入庙,拭几席剑履。

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

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诉问:“此何瓮也?

”对曰:“夫子瓮也。

背有丹书,人莫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

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

”因发之。

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

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

璧有七......更多

卷十六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

一居若水,为魍魉鬼;

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

挽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

汉田横门人作。

横自杀,门人伤之,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稀灭;

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

故有二章。

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

物莫能难。

每自谓,此理足以辨正幽明。

忽有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名理。

客甚有才辨,......更多

胜战计·借刀杀人

作者: 佚名 三十六计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素问·五藏别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更多

素问·宣明五气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更多

素问·八正神明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

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

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

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更多

素问·太阴阳明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

阴者,地气也,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

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故喉主天气......更多

素问·五常政大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逥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

何如而纪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帝曰:其不及奈何?

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帝曰:太过何谓?

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更多

1617181920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