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严氏为贼

作者: 刘向 战国策

昭翥与东周恶,或谓昭翥曰:“为公画阴计。

”昭翥曰:“何也?”“西周甚憎东周,尝欲东周与楚恶,西周必令贼贼公,因宣言东周也,以西周之于王也。

”照翥曰:“善。

吾又恐东周之贼己,而以轻西周恶之于楚。

”遽和东周。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数众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

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更多

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

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

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

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

山民合党,欲行寇掠。

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

山民化之,终不为害。

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

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

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更多

卷十二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

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

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

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

苟禀此气,必有此形;

苟有此形,必生此性。

故食谷者智能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橄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大腰无雄,细腰无雌;

无雄外接,无雌......更多

素问·玉版论要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

奇恒者,言奇病也。

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

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

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脉短气绝死;

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更多

素问·诊要经终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上,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更多

素问·平人气象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

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

脉绝不至曰死;

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更多

素问·血气形志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更多

素问·离合真邪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

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

取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

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

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

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更多

素问·通评虚实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帝曰:虚实何如?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余藏皆如此。

帝曰:何谓重实?

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

何以治之?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

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更多

3637383940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