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陆元德题擅谦斋

朝代:作者: 方回

四体非槁木,焉得常无为。

下士蔑轨则,德人慎容仪。

屈伸一时间,良复关安危。

举手一不当,尚难令童儿。

横目愚而神,岂可易指撝。

造次肆亵慢,合沓来轻欺。

臂且有所使,衔袖未出时。

恂恂君子心,于此先有思。

脱若役吾仆,未容盛气施。

刚桀世讵乏,受侮宁无辞。

画一发狗纵,厥规曹也随。

年老益畏谨,请苑犹召疑。

捉麈授生徒,秉钺行军师。

一如执玉恭,庶几无悔追。

乌夜啼 春思

朝代:作者: 赵令畤 体裁: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凝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注释注释:此词的标题作“春思”,所写正是乐府诗中常见的闺中思妇怀人的主题。

作者因与苏东坡结交而受牵连,为新党排斥,列名元祐党藉 ,故在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

此词亦是如此,词中伤心人别有怀抱,借闺人春思寄托作者政治上的苦闷、失意,以婉言达深意。

上片由写外景步步侵入内心,引发连绵不断......更多

乌夜啼

朝代:作者: 陆游 体裁:

金鸭馀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注释注释:陆游在中年以后,反对写艳词。

他的《跋〈花间集〉》说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

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

”《 长短句序》说 :“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千余年后,乃有倚声制辞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

......更多

九张机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一张机。

织梭光景去如飞。

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

注释《九张机》是词调名称,《乐府雅词》列“转踏类”。

“转踏”是用一些诗和词组合起来的叙事歌曲。

《九张机》的体制比“转踏”简单,是用同一词调组成联章,合为一篇完整作品,重在抒情。

可谓“组词”。

在这一组《九张机》前面,曾慥有一段序言,云:“《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

《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

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

章章寄恨,句......更多

买花

朝代:作者: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注释①深色花:指深色的牡丹。

②中人赋:中等人家所纳的税。

唐代赋税制度按百姓家产多少,分为上户、中户、下户。

③买花:据李肇《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更多

乳燕飞/贺新郎

朝代:作者: 周密 体裁:

波影摇涟甃。

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

去郭轩楹才数里,藓磴松关云岫。

快屐齿、筇枝先後。

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

人自老,景如旧。

来帆去棹还知否。

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

晚色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

知我者、燕朋鸥友。

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

吁万古,付卮酒。

注释注释:原序:辛未首夏 ,以书航载客游苏湾,徙倚危亭,极登览之趣。

所谓浮玉山、碧浪湖者,毕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更多

于王抚军座送客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讌,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注释[说明]_此诗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陶渊明五十七岁。

王抚军,即江州刺史王弘。

永初二年秋,庚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

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更多

云根石

朝代:作者: 施枢

溶溶聚散霎时间,岂有根株在世凡。

料是从龙归洞穴,故应化作此巉岩。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朝代:作者: 司空曙 体裁: 五律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注解:1、几度:多少道。

2、乍:骤,突然。

3、共传:互相举杯。

韵译: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

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

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

评析: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

诗由上......更多

从军北征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注释回首:一作回向。

月中:一作月明。

这里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浓缩、更集中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的体验。

他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因而诗中往往隐藏着他自身的影子,对读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

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北征》,说明......更多

1112131415 共12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