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十一月十六日,为蔡知事寿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爱日回春,恰开放、江头梅萼。

还更有、远山晴雪,竹溪松壑。

晚节丰年人尽喜,良辰美景君须乐。

便弃教寿酒一千钟,深深的。

眉宇秀,胸怀廓。

问谁识,平生略。

只优游无事,笑谈宾幕。

万里秋天鸿鹄志,高名四海麒麟阁。

待此时、满意祝庄椿,扬州鹤。

,戏调此词以自述独酌新丰,任疏放、从人不识。

还只是、旧时把酒,秋风狂客。

颠倒天吴归短褐,风涛岁月头将白。

笑平生、尽有气如虹,难教屈。

也不学,悲弹铗。

也不作,谭扪虱。

共梅花心......更多

访新城宰

朝代:作者: 万俟绍之

野花香细绿阴成,风着征衫暑尚轻。

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我。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

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

贺新郎 次韵

朝代:作者: 张伯淳 体裁:

回首章台路。

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

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

拚一日、来游一度。

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

行乐地,更何处。

人生忍把佳期误。

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

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

算此语、非缘要誉。

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

情未足,日催暮。

清啸西峰月,记曾经飘飘霞佩,御风飞度。

知道仙家蟠桃宴,此夕洞关无阻。

看多少往来鹤驭。

分得九霞春色醉,听玉笙、清奏云深处。

......更多

贺新郎 残词见呜鹤余音卷四

朝代:作者: 陈益之 体裁:

满酌开怀酒。

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造化小儿真厮戏,到了翻前覆后。

谩只向、尘中奔走。

多满时贤口。

回首章台路。

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

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

拚一日、来游一度。

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

行乐地,更何处。

人生忍把佳期误。

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

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

算此语、非缘要誉。

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

情未足,日催暮。

清啸西峰月,记曾经飘......更多

万年欢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南极星明,问笙歌弦管,今是何夕。

竹马儿童,尽道使君生日。

又见蟠桃结实。

是谁向、珠宫偷得。

炉烟袅,惟愿年年,使君常驻熊轼。

那知宦游似客。

任双旌五马,飘转南北。

细柳甘棠,都是使君亲植。

见说吾皇仄席。

恐非晚、归朝宣直。

功成了,却隐东山,算惟龟鹤相识。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万年欢

朝代:作者: 熊上达 体裁:

春管方中,正良辰馀五,韶光明媚。

晓见非烟佳气,满堂融溢。

学语儿童喜色。

庆间世、悬弧此日。

休言未、结组弹冠,不劳戏傲泉石。

生平服膺道德。

看名高谷口,年齐箕翼。

况有宁馨,已报月宫消息。

只这谁人似得。

且莫惜、高张华席。

应须拚、明日扶头,尽教金盏频侧。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三羞诗三首

朝代:作者: 皮日休 体裁: 五古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

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

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

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

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

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

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

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

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

乘遽剧飞鸟,就传过风发。

嗟吾何为者,叨在造士列。

献文不上第,归于淮之汭。

蹇蹄可再奔,退羽可后歇。

利则侣轩裳,塞则友松月。

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未为禄食仕,俯不......更多

上元二首

朝代:作者: 王洋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欢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上冢

朝代:作者: 徐渭

吾叔邵武公,当年与我翁。

双陪闽蜀守,竹马走儿童。

归来知几日,相继归窀穸。

黄泥闭雪髭,欲会那可得。

叔家城北居,高栋亦雕题。

邀宾夕驻马,为母日烹鸡。

一朝桑海换,不能保子孙。

负薪冢上道,养鸭水边村。

我今六十五,仍高破角巾。

年年上爷冢,每每到孙家。

孙家留我坐,孙妇办汤茶。

以我上冢牲,啖孙且满引。

绕篱黄蝶飞,抽篱高碧笋。

起视檐西东,分檐住蜜蜂。

问蜂窠几许,四十还有余。

窠窠如不败,胜我十亩租。

出处钱谦益《列朝......更多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囝一章

朝代:作者: 顾况

(囝,哀闽也。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致金满屋。

为髡为钳,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我罹其毒。

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吾悔生汝。

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

隔地绝天,乃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注释注释:唐代的闽地(今福建),地主、官僚、富商相勾结,经常掠卖儿童,摧残他们的身体,把他们变为奴隶。

《囝》就是这种残酷行为的真实写照。

诗人首先叙述闽童被掠为奴......更多

1112131415 共13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