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

朝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释⊙注释⑴高树海水二句,喻环境之险恶。

⑵利剑,喻权力。

⑶鹞,yào,鹰类。

罗,网。

这句说,雀见鹞后失魂落魄,自投罗网。

⑷罗家,设罗捕雀的人。

⑸捎,shāo,除。

一作“削”。

⑹摩,迫近。

⊙简析曹植,前期作品多描写在邺城的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后期作......更多

朝代:作者: 张釜

人去人来眼转新。

此生吾变未蹉跎。

出郭西湖近。

愁来只有贤从事。

鬓毛宁与化工争。

其如衰病只伤神。

聊以记飘零。

白苇黄茅路四通。

傲雪凌风太瘦生。

机心吾岂有。

休把行藏问化工。

有山供杰句。

应有清名动九关。

殷勤为注铜瓶水。

知渠已富江山句。

已许沧浪伴钓翁。

盘礴幽窗觅诗句。

妙龄联辔战文场。

一窗风月生涯足。

要知不被梅花笑。

要趁新诗挽物华。

鸟度水中天。

杉栽处处青。

冥搜无好语。

木落霜空眼底宽。

新诗满眼费平章。

遐想星轺思惘......更多

少年游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重阳过後,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

留赠意中人。

注释注释:此词咏木芙蓉。

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

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

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

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在凄清的背......更多

蝶恋花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4]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注释:[1]槛:栏杆。

[2]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3]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4]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此词经疏澹......更多

人月圆

朝代:作者: 王诜 体裁: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更阑人静。

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注释注释:汴京元宵佳节,宋人非常为之心醉。

元宵,是在春节之后、一年之中第一个农历十五的月夜。

元宵节充满着欢乐、希望与团圆的意味 。

汴京的元宵佳节,还意味着北宋那个高度繁荣的盛世。

无怪乎周邦彦在荆州时所作的《解语花》中深情地写道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李清照南渡......更多

南邻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释[注释](1)南临:指杜甫草堂南临朱山人。

(2)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乌角巾:黑色的方巾。

(3)芋粟:芋头,板栗。

(4)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5)航:小船。

[译文]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更多

朝代:作者: 张釜

应有清名动九关。

殷勤为注铜瓶水。

知渠已富江山句。

已许沧浪伴钓翁。

盘礴幽窗觅诗句。

妙龄联辔战文场。

一窗风月生涯足。

要知不被梅花笑。

要趁新诗挽物华。

鸟度水中天。

杉栽处处青。

冥搜无好语。

木落霜空眼底宽。

新诗满眼费平章。

遐想星轺思惘然。

细评清绝处。

试问梅花可忍不。

剩把文章鸣圣代。

烟锁西山暝色赊。

诗村眼界知多少。

细草疏花自在春。

霜翮摩霄万里情。

水际空明月正圆。

为语邦人休眷恋。

为语邻舟莫吹笛。

我今客气浑消尽。

......更多

大江东去 赠答杨彦衡

朝代:作者: 段成己 体裁:

暮年怀抱,对水光林影,欣然忘食。

推手功名非我事,闲处聊为闲客。

世故多虞,人生如寄,一榻容安息。

鬓丝千丈,谁家机杼堪织。

三径松菊犹存,诛茅剃秽,时借邻翁力。

酒满芳尊山满眼,此意无今无昔。

平地风波,东华尘土,不到幽人席。

兴来独往,溪南还又溪北。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

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

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

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

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

自恨寻......更多

秦楼月 咏竹

朝代:作者: 王丹桂 体裁:

性贞洁。

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

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

虚心永永无凋谢。

无凋谢。

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烟霞客。

亭亭隐在幽岩侧。

幽岩侧。

霜欺雪压,了无纤碍。

蚪枝招*寒云外。

天然姿质真堪爱真堪爱。

青青别是,一番标格。

寻芳屦。

出门便是西湖路。

西湖路。

傍花行到,旧题诗处。

瑞芝峰下杨梅坞。

看松未了催归去。

催归去。

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山童说。

清霜一夜芭蕉折。

芭蕉折。

梅花开也,满湖风雪。

墨痕碎碎题诗叶......更多

闺怨二首

朝代:作者: 沈如筠 体裁: 五绝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注释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

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

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

“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更多

1112131415 共66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