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怀旧居 朝代: 唐 作者: 刘沧 体裁: 七律 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雨余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蘋花覆水曲谿暮,独坐钓舟歌月明。出处全唐诗:卷586-57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朝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体裁: 七绝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注释注释:起句“海畔尖山似剑芒”不仅道出了桂林山的秀丽,而且为下句“秋来处处割愁肠”作了有力的铺垫。由于有了上句,才能有依有托地咏出“割愁肠”的苦闷。第二句在承接起句上又进一步丰富了主题。绝句的三、四句艺术地运用了佛教中化身的说法,虚化地伸展了自己在诗中的感情:倘若自己能化身为千万个柳宗元,就可以站在千万个峰头上远眺自己的帮乡了。诗人......更多 东门晚望 朝代: 唐 作者: 司马扎 体裁: 五律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信回陵树老,梦断灞流分。兄弟正南北,鸿声堪独闻。出处全唐诗:卷596-22 中春登楼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刘兼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中春登楼 朝代: 唐 作者: 刘兼 体裁: 七律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出处全唐诗:卷766-47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朝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体裁: 词 昨夜半山亭下醉,洼尊今日留题。放船直到淅江西。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世上红尘争白日,山中太古熙熙。外人初到故应迷。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三年间为一官忙。簿书愁里过,笋蕨梦中香。父老书来招我隐,临流已盖茅堂。白头兄弟共论量。山田寻二顷,他日作桐乡。,后三日舟载西还,夕次淇门东刘家渡而没,得年五十有五。韩予出就外昨日举杯亲饯别,六人吟啸呵呵。今朝丹**城阿。一棺零落恨......更多 九日登凌云峰歌 朝代: 现代 作者: 马一浮 一画生天复生帝,敝屣可同天下弃。忽然变化名为人,自我失之在交臂。人言九日且登高,百年值此犹崇朝。九日屡迁九州改,令我怀古心忉忉。微茫不辨山川势,衰暮久捐辞赋丽。坐看劫火连虚空,那有高文动天地!数穷于九历纪常,群龙何预祲与祥。凌云石倚秋旻苍,青枫已丹霜菊黄,身在天涯思故乡。江之水,际天长,俯万灵,望八荒。翼彼神风引无极,王乔韩众伫我相翱翔。 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 朝代: 宋 作者: 李远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苍崖翠壁产修干,千顷萧索烟云昏。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商声恓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注......更多 从军词五首 朝代: 唐 作者: 令狐楚 体裁: 乐府 荒鸡隔水啼,汗马逐风嘶。终日随征旆,何时罢鼓鼙。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注释〔题解〕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皆为叙述军旅辛苦之词。这首诗是诗人《从军行》5首中的第五首......更多 仲冬二日由下径舆疾还珠林悼风景之顿殊幸茅 朝代: 明 作者: 刘崧 村桥路断日无光,不似常时入故乡。野鼠穴粮依蔓草,田乌衔纸上枯桑。偶逢遗老儿孙尽,欲问西邻井灶荒。惭愧竹西池上路,依然风雨一茅堂。注释原题:仲冬二日由下径舆疾还珠林悼风景之顿殊幸茅庐之无恙喜赋一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1617181920 共19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