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减。

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注释注释:注释①作于绍熙元年或二年(1190或1191),时稼轩赋闲带湖。

和东坡韵: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唱和。

和东坡韵而自抒怀抱。

上片虽视功名如寄,却......更多

念奴娇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注释:原序: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更多

恨别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

“四千里”,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更多

悲愤诗

朝代: 魏晋 作者: 蔡琰 体裁: 五古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更多

惜琼花

朝代:作者: 张先 体裁:

汀苹白。

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注释注释:此为怀人思归之词 。

全词大开大合地转换时空,将怀人思归之情在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

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今日异乡秋色的萧索加以比照,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独倚危楼、落寞消沉进行对比,通过今昔对比的总体布局,从纵的......更多

感时二首

朝代:作者: 晁说之

衣冠迷鱼卫,食饮叹荆扬。

夜雨思乡近,秋风客梦长。

莫言游帝所,要且狩河阳。

丞相如求士,当求张子房。

感石榴二十韵

朝代:作者: 元稹 体裁: 五排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

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

初到摽珍木,多来比乱麻。

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

唯我荆州见,怜君胡地赊。

从教当路长,兼恣入檐斜。

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

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

委作金炉焰,飘成玉砌瑕。

乍惊珠缀密,终误绣帏奢。

琥珀烘梳碎,燕支懒颊涂。

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

绛帐迎宵日,芙蕖绽早牙。

浅深俱隐映,前后各分葩。

宿露低莲脸,朝光借绮霞。

暗虹徒缴绕,濯锦......更多

感秋三绝

朝代:作者: 张耒

秋思乡愁两苦辛,每临西北望秋云。

此生更老情终在,谁为寄声千里人。

戊戍清明杭邸坐雪

朝代:作者: 戴表元

思乡处处只愁生,正好春游又不晴。

雪是梨花云是柳,马婆巷口过清明。

成都送别费冠卿

朝代:作者: 陆畅 体裁: 七绝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

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出处全唐诗:卷478-24

1617181920 共4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