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东刹赠仁公

朝代:作者: 张耒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

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中秋夜思郑延美有作

朝代:作者: 孙纬 体裁: 五律

中秋中夜月,世说慑妖精。

顾兔云初蔽,长蛇谁与勍。

未追良友玩,安用玉轮盈。

此意人谁喻,裁诗穿禁城。

出处全唐诗:卷600-9

中秋夜泊武昌

朝代:作者: 刘淑柔 体裁: 五律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出处全唐诗:卷801-42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

朝代:作者: 崔涂 体裁: 五律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

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

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

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出处全唐诗:卷679-19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朝代:作者: 李端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出处全唐诗:卷285_37

初秋夜叹

朝代:作者: 曾丰

仿佛蟾蜍影,萧然蟋蟀声。

秋随桐叶倒,心与鬓毛惊。

旧出斑无数,新添白几茎。

百年成底事,揽镜若为情。

十二时(秋夜)

朝代:作者: 柳永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缪”换竖心旁)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出处《全宋词》(台湾中央舆地出版社,1970年版)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

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

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

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

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

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

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出处全唐诗:卷211_24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朝代:作者: 常建 体裁: 五古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注释秋夜听琴。

注:1:听琴秋夜赠冦尊师:尊师,称道士也。

2: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洞中人,三洞中人。

《云笈七签》:“通玄达妙,其统有三。

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

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

”3: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4:寒虫临砌黙,清吹裊灯频:临砌,临阶。

裊灯,摇灯也。

此句言弹琴之妙也。

5:何必......更多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

朝代:作者: 王之道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鎔银烂不收。

1617181920 共1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