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退 朝代: 唐 作者: 李適之 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出处全唐诗:卷109_1 木犀初发 朝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可笑诗人山泽臞,平生枯淡不敷腴。已搜杞菊到诒厥,绝与木犀亲友于。挼入杯中金粟走,满浇天上桂华孤。醉眠绕枕两三朵,香冰肝脾酒更无。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少年喜结交,患难谓可倚;宁知事大谬,亲友化虎兕。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谗死。始畏囊中锥,宁取道傍李。老来多新知,英彦终可喜。岂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 杂感(三首) 朝代: 明 作者: 鲁铎 东村有松桧,西村满杨柳。我家住村东,来往村西久。浮阳起郊原,游衍及亲友。取荫东西村,常倒尊中酒。风霜倏摧厉,此意遂相负。吾庐翳松桧,摇落殊未有。¤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五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朝代: 唐 作者: 贺兰进明 体裁: 乐府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苗,数寸凌云烟。人生赋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不乏杖头钱。寒夜邀欢须秉烛,岂得常思花柳年。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君不......更多 杂诗 其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注释注释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逐:追,随着。此已非常身: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更多 杂诗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体裁: 五绝 类别:羁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注释注释: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2.来日:来的那一天。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5.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赏析: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更多 柳 朝代: 唐 作者: 罗隐 体裁: 七绝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注释注释:这首咏柳七绝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的。不过它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他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夫妻或亲友离别相送,而是有感于倡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而这一切,又不是以直写的方式出现,而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写人,借助春柳的形象来表现,因而较之一般的送别诗,这首咏柳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新意。诗题曰“柳”,即是......更多 梦觉辞 朝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霜月何皎皎,寒负更凄凄。气候感微虫,终夜常悲啼。游子当此时,能不念故栖。念久结为梦,远过横塘西。此梦亦良劳,屡涉山谷溪。宛然见亲友,笑语相招携。觉来仍在旅,乡远人乖暌。浮生等如梦,短长不须稽。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辙 海康杂蛮蜒,礼俗久未完。我居近闾阎,愿先化衣冠。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归来奉亲友,啀步行必端。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1617181920 共3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