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朝代:作者: 释行海

老尽春风蝶未知,绿阴深处啭黄鹂。

如今不作看花念,空对垂杨惜别离。

望九华山

朝代:作者: 卢嗣立 体裁: 七律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出处全唐诗:卷557-41

望江怨

朝代:作者: 牛峤 体裁:

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

罗帏愁独人。

马嘶残雨春芜湿。

倚门立,寄语薄情郎,粉香和泪滴。

木兰花慢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正蕙雪初销,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

重吊吴魂。

岚翠冷、洗微醺。

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注释注释:原序: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这是一首饯别词。

吴文英曾在苏州仓幕任职,同僚魏益斋离开苏州,前往京城杭州之前,......更多

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

朝代:作者: 白朴 体裁: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

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

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

谁能十万更缠腰。

鹤驭尽飘飘。

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

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

二十四桥明月,玉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更多

木兰花/玉楼春

朝代:作者: 石孝友 体裁:

阳关声里催行色。

马惜离群人惜别。

入怀风月记衔杯,迎步溪山供散策。

阴飙断渡江吹白。

晴壑吞云天放碧。

悬知诗兴满归途,三四野梅开的砾。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未展芭蕉

朝代:作者: 钱珝 体裁: 七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释注释: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

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

“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冷烛”、“绿蜡”之喻。

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绿”、“冷”,不仅造语新颖,而且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更多

杂诗

朝代: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五律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注释:黄龙:地名,在今辽宁开源市西北。

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古时匈奴和祭天处。

简析: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少妇渴望远征的丈夫早日回家团聚的心情,想像丰富,声调优美,感情充沛。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

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

这一首诗除了怨恨“......更多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

朝代:作者: 韩愈 体裁: 五律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

久抱伤春意,新添惜别情。

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

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出处全唐诗:卷344-54

杨柳枝

朝代:作者: 刘禹锡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注释注释: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

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

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

“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

“一曲”犹一湾。

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更多

2627282930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