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

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

听银床声细。

梧桐渐搅凉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粱燕子。

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

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

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

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

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更多

莺啼序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後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彷佛,临分败壁......更多

菩萨蛮

朝代:作者: 词 类别:闺情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释作者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

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

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更多

菩萨蛮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

一面发娇嗔,碎挪花打人。

注释注释①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

②挼:揉搓。

“挪”的异体字。

评解这首《菩萨蛮》,生动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

写得流丽自然,面又细腻入微。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集评杨升庵曰:此词无名氏,唐玄宗尝称之......更多

菩萨蛮

朝代:作者: 朱淑真 体裁: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释注释:朱淑真本人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

词中写女主人公从缺月获得安慰,不啻是一种含泪的笑颜。

无怪魏仲恭在《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中评价其词为“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同岂泛泛者所能及”。

“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 ”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更多

菩萨蛮

朝代:作者: 贺铸 体裁:

彩舟载得离愁动。

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

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

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

一番新别离。

注释注释:此词突破了向来以山、水、烟、柳等外界景物来喻愁的手法,把难于捉摸、无影无踪的抽象愁情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全词从上片的奇特联想,无端怨责,到下片的文心起伏,一波三折,写有情人分别后思想感情的一系列变化,极为细腻真实。

尤其是“ 因思成梦 。

梦回新别的设想,更是抓住了情的关键。

起首一句......更多

蒹葭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释注释:[1]:音西,干[2]:音四,水边[3]:音止,水中的小沙滩《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更多

薄命司对联

朝代:作者: 曹雪芹 体裁: 对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注释注释:[评介]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一年到头含悲饮恨,都是自寻自找;

如花似月的容貌,为谁长得这般美好?

“孽海情天”、“薄命司”的对联都是用以隐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出处《红楼梦》第五回

虞美人

朝代:作者: 纳兰性德 体裁: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注释薄,指草木丛生之处。

语出《楚辞•九章•思美人》:“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洪祖兴补注:“薄,丛薄也。

”《淮南子•俶真训》载:“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

”高诱注:“聚木曰丛,深草曰薄。

”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

春情只到梨花......更多

蝃蝀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蝃蝀[1]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2]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注释注释:[1]:音帝东,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在东:暮虹在东方出现[2]:音记,升如:往。

怀:欲,想无信:不固守那不合理的"贞信"----------------------------------------------①蝃蝀(音di4 dong4):彩虹,爱情与......更多

2627282930 共4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