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释注释: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在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微颤。

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在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

“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更多

踏莎行

朝代:作者: 秦观 体裁: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注释: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引用陆凯寄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作者以远离故乡的范晔自比。

④郴(chén):郴州,今湖南郴县。

⑤幸自:本身。

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时所写,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更多

过大孤山

朝代:作者: 余靖

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

孤山镇南服,峨峨楚之望。

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状。

石嵾入春空,翠柱搘秋浪。

片时起雪痕,万顷排霜杖。

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行人多躁进,那解明得丧。

不顾风涛险,半就江鱼葬。

挂席经其旁,往往乞灵贶。

遂因孤独名,塑立轻盈像。

绰约姑射姿,梦魂巫峡想。

如何方面祠,终古承其妄。

五岳视三公,降杀不过两。

不然为子男,何以通祀享。

四气均分风,条融各有掌。

避其狂怒势,亦可利攸往。

亭育天地心,凭险......更多

还京乐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

望箭波无际。

迎风漾日黄云委。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

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注释注释:此词以情语为体,激情澎湃,摄人魂魄,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把春日羁旅怀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通过内心独白,俨然以词代书,通篇对恋人作情......更多

迟梅

朝代:作者: 杨公远

尽道孤根逗暖回,缘何春至未肧胎。

东皇想是怜孤独,留与群芳作伴开。

退居漫题七首

朝代:作者: 司空图 体裁: 五绝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

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

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

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注释注释:其一 花缺伤难缀, 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 珍重草青......更多

送友人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注释:萧萧:马鸣声。

班马:临别的马。

简析:这首五律,描述送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语言流畅,好像毫不受格律的束缚。

[注释](1)北郭:北城门外。

(2)孤蓬:蓬是一种草,枯后断根,遇风吹散,飞转无定。

此处孤蓬喻孤独远行的友人。

(3)故人:诗人自称。

(4)萧萧:马的嘶叫声。

班马:离群之马,喻人之分别。

[译......更多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又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更多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深秋,其时杜甫在成都。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史朝义逆势正炽。

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大饥,再加上统治者严加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塞途。

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更多

途中见杏花

朝代:作者: 吴融 体裁: 七律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释注释: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

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

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更多

3132333435 共3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