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氏女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排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注释注释: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家。1、永日:整天。2、悠悠:遥远貌。3、行:指出嫁。4、无恃:无母。5、令门:对......更多 送管养正长歌 朝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饯别宜有酒,我无一杯潄君口。送行当以赆,我无一物藉我手。与君意气真相知,君尝谓予可言诗。独有诗句堪送别,欲赋复止空嗟咨。送君胡为三叹息,文酒从今失三益。干戈日寻雅道衰,吾徒一别真可惜。问君四海无家归,飘然此去将何之。答云南阳善城守,屡以孤垒攘重围。我今欲往诚有以,主帅好贤同邑里。辎车傥许载病翁,长策犹能靖多垒。骐骥君看伏枥姿,发虽种种心不衰。胸中之奇老未吐,忍死山谷甘寒饥。君不见元龙豪气真磊落,卧......更多 邺守以石刻屈平昭君像见惠因思大夫之忠贯白 朝代: 宋 作者: 李流谦 璇题朝曦丽,椒殿春风香。带日羡寒鸦,洒盐引痴羊。那知韶葩妍,有此秋节刚。千金非我爱,所重在行藏。奋然斩画史,低头笑君王。呈身由谄壬,百态恐不当。照影见冠佩,岂不羞帷房。自从到北庭,岂阅紫塞霜。年年鸿雁归,不寄一字将。却悲降将军,高台望故乡。至今青冢上,沙草不肯黄。吾观娇色儿,睥睨此滥觞。孽阉擅国辟,天地为低昂。眼前杀师傅,但有涕淋浪。区区一女子,去留系毫芒。我行桃李村,吭髻余旧妆。负薪行汲泉,不愿......更多 醉蓬莱 朝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体裁: 词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注释注释:此词当是作者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词通过乐与悲的多层次对比烘托,突现出他在贬谪途中去国怀乡的忧闷之情。词的开头以“对”字直领以下三句,描绘出一......更多 题淮阴侯庙 朝代: 宋 作者: 郑獬 汉高不得淮阴将,天下雌雄未可知。力劝君王回蜀道,便携诸将破秦师。故人斩首诚非策,女子阴谋遂见欺。终使英雄鉴成败,未图功业自先疑。 鹧鸪天 朝代: 元 作者: 党怀英 体裁: 词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作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注释注释:作者借诵古老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脱俗超凡的广阔胸怀。“云步凌波”是典故。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描绘了洛神的轻盈飘逸 。作者借洛喻美,一幅美人出行的画卷令人注目。是仕女游春吗?否!“年年星汉”写出她的出行是如和织女一样,一年一度与心上人在......更多 鹧鸪天 寄翟德温 朝代: 元 作者: 曹伯启 体裁: 词 六度他乡指月牙。旅怀无日不思家。归来漫读苏秦传,愁比他乡日更加。贫活计,拙生涯。几人曾爱屋头鸦。一襟朱墨才经*,土锉重亲两部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注释注释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③莲花楼:饯饮之处。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⑥程:里程......更多 一丛花令 朝代: 宋 作者: 张先 体裁: 词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注释注释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②引:招致。③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桡:一作“桥”。评解这首词写的是闺中人春日登楼引起的相思与愁恨。上片写别后愁怀;下片是回忆当年。最后三句借羡慕桃杏犹解嫁东风,叹息人不如物。......更多 一萼红 朝代: 宋 作者: 姜夔 体裁: 词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蹑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黏鸡,......更多 一落索 朝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体裁: 词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注释注释:此为写离愁之闺情词。词的上片由思妇外貌之美到其内心之愁,下片着意表现其内心和愁情。全词结情于景,层层深入,情致委婉。用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用花朵比喻女子的面容,这两个陈旧比喻经作者妙笔点化又呈现出新 ,“眉共春山争秀 ”,意思是说,这位闺中思妇的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秀丽,有了“......更多 3132333435 共9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