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二僧

朝代:作者: 刘克庄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

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

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

与李章武赠答诗

朝代:作者: 王氏妇 体裁: 七绝

怨鸯绮,知结几千丝。

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

(章武赠王氏鸳鸯绮)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环)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

(王氏赠别李章武)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章武答王氏)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王氏再赠章武)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

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

(章武再答王氏)水不西归......更多

临江仙 闻杜鹃戏成

朝代:作者: 王丹桂 体裁:

一片闲心闲不倦,腾腾兀兀忘机。

晓来微雨过窗扉。

翠霞青嶂里,还听杜鹃啼。

句句不如归去朗,我今已应归期。

功成自是步云霓。

何须施巧辩,苦苦竞相催。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注释注释①澹:“淡”的异体字。

②风流:这里指风韵。

评解这是一首闺中怀人词。

上片写年年清秋,愁与西风俱来。

“一灯人著梦,双......更多

云阳爰书诗

朝代:作者: 明无名氏

长河银汉两漫漫,今夕夫君共木兰。

一道风沙怜弱质,千秋意气讶冲冠。

白鸥远没汀洲晚,绛烛高烧子夜阑。

此去封侯君事毕,红颜还作白头看。

注释注释:(万历间,丹阳庞令缉获轻侠少年丁邦相,搜得二诗于箧笥中,爰书指为反诗,以前诗有“他日东南报奇事,也须杯酒拜明霞”之句也。

此诗似女子赠别之作。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第五

八六子

朝代:作者: 秦观 体裁: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注释注释: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

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下片“无端......更多

别严士元(一作李嘉祐诗)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七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注释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

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

从诗的内容看......更多

别汤升伯

朝代:作者: 真德秀

二十年前忝旧游,论交今日始从头。

我如潦尽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

夜雨几时重话旧,故人闻早共归休。

临岐赠别无他祝,莫忘邹陈为国忧。

别越中诸生

朝代:作者: 孙应时

切磋长恨我空疏,甚喜同门各起予。

赠别懒为名利语,洗心深读圣贤书。

参政李公以勤谨和缓励后学江宪益以公廉忠信

朝代:作者: 洪咨夔

百一聚一车,百行根一诚。

反身物皆备,动与诚俱行。

勤如毂下转,谨如轼前横。

和缓以将之,辔舞锡鸾鸣。

廉者慾之轸,公者事之衡。

更当主忠信,轴正箱自平。

是理谁独无,旦昼昏其明。

不诚故无物,器窳辙易倾。

公材如大车,致远不计程。

八物攻且良,悉由一诚生。

玉节天西南,三峨轧峥嵘。

志虽屈乎位,身已荣於名。

绍兴博士翁,四十辞簪缨。

庆锺侍御史,勇与雷霆争。

清风激百世,须公亢家声。

挟此八字箴,东归侍延英。

注释原题:参政李......更多

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帅,属过吴门,复用己丑年

朝代:作者: 范成大

邂逅婆娑失少年,剧谈抵掌尚超然。

君犹拄笏看山去,我且披蓑听雨眠。

京洛分襟疑後会,江吴把酒悟前缘。

暂来忽去都如梦,疑是陈卿竹叶船。

注释原题: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帅,属过吴门,复用己丑年倡和韵赠别

3637383940 共5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