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朝代:作者: 耿湋 体裁: 五古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注释[注释](1)反照:光线反射。

[译文]夕阳返照在小巷中,我的忧愁能向谁去倾诉?

古道上少有行走之人,只有阵阵秋风吹动着田里的禾黍。

出处全唐诗:卷269_41

秋日

朝代:作者: 耿玮 体裁: 五绝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注释赏析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

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秋风”句使人联想起《诗经·黍离》这首周朝臣子哀叹西周灭亡的诗歌,大概诗人正为战乱频繁、国势衰弱而担忧。

这首诗的结构很简单,情调却很苍凉,但画面还是生动的,像是一幅淡墨的秋山村居晚景图,艺术上还是可供借鉴的。

秋浦歌十七首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更多

竹枝词

朝代: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七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注释注释: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

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

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

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山桃遍布山头......更多

答张十一功曹

朝代:作者: 韩愈 体裁: 七律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注释: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诗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

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

鲛人远泛渔舟火,......更多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在淳熙元年(1174)初春作的。

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据《景定建康志 》叶衡于淳熙元年正月帅建康,二月即召赴行在,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词里称“丞相 ”,是后来加上去的。

作者此时三十五岁,归国已经有十二年了,岁月流逝但他的壮志未酬,登高登远,自然......更多

维摩赞

朝代:作者: 释祖钦

尪羸面孔,蹊跷肚肠。

忧愁苦恼,诈病在床。

说离生死妙法,一默无双。

美女篇

朝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体裁: 乐府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

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注释注释⑴本篇是《杂曲歌•齐......更多

腊月二十八日

朝代:作者: 冯时行

晷景余三日,忧愁尽一年。

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

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腊雪五首

朝代:作者: 苏辙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簌簌,远势望蒙蒙。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着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雪霜何与我,忧思......更多

3637383940 共4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