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剑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注释鹤注依梁氏编在乾元二年,以诗有风尘未息句,时史思明犹在也。

致此自僻远①,又非珠玉装②。

如何有奇怪③,每夜吐光芒④。

虎气必腾上⑤,龙身宁久藏⑥。

风尘苦未息⑦,持汝奉明王⑧。

(蕃剑,不忘用世也。

上二叙剑,三四作问辞,五六作答语。

末言神奇之物,可以救时,乃开拓一意。

龙虎腾跃,所以光怪莫掩。

顾注剑可靖乱,惜......更多

西斋秋感二十首

朝代:作者: 方回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

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

萧飒枯草中,嘉菊遗妍姿。

渊明但熟醉,不作骚人悲。

悲更盛于骚,俗士焉得知。

感极每欲死,唯酒能宽之。

幸有杯中物,勿惜时一持。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朝代:作者: 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夔州作。

邢劭诗:览物惜时形。

曾为椽吏趋三辅①,忆在渲关诗兴多②。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裳枕,洞口经春长薛萝③。

形胜有余风土恶④,几时回首一高歌。

(此公在峡而思乡也。

上四追忆华州,下四峡中有感。

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更多

赠禅月大师

朝代:作者: 王锴 体裁: 七律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出处全唐诗:卷760-3

长歌行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体裁: 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原是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门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歌谣和文人的诗来配乐曲,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演奏。

后来把乐府搜集、整理、保存的诗歌叫做“乐府”。

它也就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新诗体。

以民歌俗曲为主的乐府诗,常见的有“歌”、“行”、“吟”、......更多

题满氏申申亭

朝代:作者: 王令

申申亭者名自谁,河东丈人身铭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畅名其题。

虽然自奉颇幽乐,岂敢兼忽当世为。

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遯世无闷辞。

丈人疏高喜自适,去不限灼来无时。

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

夜径行招海月伴,昼榻坐与天云期。

春林喧和鸟声好,胜听俗论相哑咿。

尘埃纵尔得风力,卒不到此徒自飞。

亭前朱朱有冶态,亭下白白无俗姿。

好木留存竟见实,恶草锄拔无容茨。

尝闻景胜未易敌,须有大句相参差。

故吾经年不敢往,......更多

首尾吟

朝代:作者: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重惜时。

争向伪时须便信,奈何真处却生疑。

既称有客告曾子,岂为无人毁仲尼。

父子君臣独未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坛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释注释①参见上篇《定风波》注①。

身在歌舞,心怀国忧,倡导诗词新风。

巍巍诗坛,岂可一色清歌曼舞,亦当为英雄叱咤风云之所。

此种文学观正道出南宋爱国诗人的心声,亦时代精神之体现。

结处更从眼前歌舞生发开去,规勉友人惜时砺志,庶几无愧于国,不虚此生。

虽语重心长,......更多

寄陈处士

朝代:作者: 田锡

柳暗江亭春正深,黄莺百啭有余音。

自惭分判颁条政,谁信常怀易俗心。

吟次落花浮砚水,静中飞絮满帘阴。

及瓜即是归丹阙,莫惜时来一访寻。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

朝代:作者: 欧阳修

摇摇墙头花,艳艳争青娥。

朝见开尚少,暮看繁已多。

不惜花开繁,所惜时节过。

昨日枝上红,今日随流波。

物理固如此,去来知奈何。

达人但饮酒,壮士徒悲歌。

12345 共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