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子 祝福 薛子余弄璋

朝代:作者: 段成己 体裁:

东君调度。

错怨春迟暮。

一叶兰芽今始露。

香满君家庭户。

抱看玉骨亭亭。

精神秋水分明。

自是人间英物,不须更试啼声。

水仙装束。

风致清逾淑。

春竟枝头添萼绿。

要与梅花仲叔。

生红从此羞颜。

甘同桃李漫山。

不是冥鸿过尽,情教衔子荆蛮。

菲菲香雪。

更照溶溶月。

管被司花嫌太洁。

故遗啼鹃溅血。

方舒笑脸迎丹。

两声深院珊珊。

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秋蟾澄皎。

影落波心小。

三万六千何渺渺。

倒浸玉京瑶岛。

*娥笑倚栏干。

素鸾飞处光......更多

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

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释注释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吴江:今江苏吴江县。

按:稼轩自隆兴二年(1164)冬,或乾道元年(1165)春,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

木樨(xī西):桂花。

按:一本题作“谢叔良惠木樨”。

两种题序,互为补充。

友人赠桂,思绪流向当年的吴江之行。

上片写景,以景衬情。

下片承“高树影”而咏......更多

清平乐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注释注释①金风:秋风。

②绿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两种花卉。

花色艳丽。

评解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

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清寂之思。

犹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

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

清新雅洁,饶有韵致。

集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秋......更多

渔家傲

朝代:作者: 欧阳修 体裁:

一派潺湲流碧涨。

新亭四面山相向。

翠竹岭头明月上。

迷俯仰。

月轮正在泉中漾。

更待高秋天气爽。

菊花香里开新酿。

酒美宾嘉真胜赏。

红粉唱。

山深分外歌声响。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渔家傲

朝代:作者: 范仲淹 体裁: 词 类别:边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更多

渡河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注释第 421 页[①]这两句是说,渡过黄河,看到风吹叶落,便想到矿国的秋天,想到《楚辞·九歌》中所写的“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

第 421 页[②]常山:亦名恒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一百四十里。

代郡:秦所设置,领代县等四县之地,约当今河北蔚县以及山西省东北部分地区。

亭障:古代防守边境的堡垒。

这两句是......更多

游城东王驸马亭

朝代:作者: 陆畅 体裁: 七绝

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出处全唐诗:卷478-14

游雁荡山八首·能仁寺

朝代:作者: 徐照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

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

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

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湘中纪行十首·秋云岭

朝代:作者: 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出处全唐诗:卷148_80

湘江曲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乐府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注释注释:张籍的乐府诗,白居易曾有过“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的评价。

他宦游湖南时写的《湘江曲》,更是语浅情深、看似平常然而奇崛的一首。

这首诗,寓新语于古风,写来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

诗的首句先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

秋日湘江,无风无浪,放眼望去,更显得江面开阔。

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这是诗词中常见的“同字”手法。

前一个“湘水”,点明送......更多

3637383940 共7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