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朝代:作者: 曾协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倾谈屑看霏霏。

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

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

目穷千里苍茫际,惟有樯乌向北飞。

送无可上人游越

朝代:作者: 姚合 体裁: 七律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

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出处全唐诗:卷496-43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朝代:作者: 韦庄 体裁: 七绝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注释: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

原先随遣唐使舶来华学佛求经的请益僧和学问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来。

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驶轻快,船主又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和航海经验,往返中国与日本一般只需三昼夜至六七昼夜,而且极少遇难漂流。

这导致日唐之间交通频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时代更加容易。

敬龙便......更多

送昼公联句

朝代:作者: 皎然 体裁: 联句

相逢情不厌,惜别意难为。

--韩章吾道应无住,前期未可知。

--皎然轻霜凋古木,寒水缩荒陂。

--韩章宾雁依沙屿,浮云惨路岐。

--皎然林疏看野迥,岸转觉山移。

--韩章寄赏惊摇落,归心叹别离。

--皎然草堂思偃蹇,麈尾去相随。

--顾况勿谓光阴远,禅房会一窥。

--郑遨出处全唐诗:卷794-31

送杜十四之江南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七绝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泊河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

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看来,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更多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作者: 王勃 体裁: 五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

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更多

送杨六望赴金水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排

借问梁山道,嶔岑几万重。

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

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

勿以西南远,夷歌寝盛容。

台阶有高位,宁复久临邛。

出处全唐诗:卷53_17

送杨行元赴举

朝代:作者: 刘商 体裁: 七绝

晚渡邗沟惜别离,渐看烽火马行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出处全唐诗:卷304-22

送梁宪易节漕蜀二首

朝代:作者: 彭龟年

峡口大江急,剑门天下奇。

不因逢使节,安得入公诗。

万里轻来去,一心无险夷。

可怜门下士,犹惜别离私。

送梓州李使君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注释:“一夜雨”一本为“山中一半雨”。

橦布:用橦木花(木棉)织成的布。

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简析:这首诗的前四句宛转奇妙,有精有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更多

4142434445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