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朝代:作者: 魏夫人 体裁: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

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

离人犹未归。

注释评解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

上片着意描写春景。

楼台影动,鸳鸯惊起。

杏花出墙,斜阳掩映,溪山如画,春色满眼。

下片借景抒情。

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

对此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

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

集评朱晦庵云:“本朝妇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更多

蓟北旅思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注释蓟北旅思(1)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2)。

长因送人处(3),忆得别家词(4)。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5)。

客亭门外友(6),折尽向南枝(7)。

校注:(1)《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送远人」。

陈注:「《舆地广记》:『蓟州唐河北道。

』」按:唐朝蓟州,在今河北蓟县。

(2)白苎词,即南朝吴中地区之民歌......更多

蓦山溪 赠衡阳妓陈湘

朝代:作者: 黄庭坚 体裁: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

肯落谁人後。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注释注释:《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赠衡阳妓陈湘”又作“别意”。

这是一首赠别的词。

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

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更多

蓦山溪 赠都下门人

朝代:作者: 王处一 体裁: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

肯落谁人後。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注释注释......更多

蝶恋花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注释: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

”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

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常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

昔日欢情......更多

蝶恋花 河中作

朝代:作者: 赵鼎 体裁: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

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

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注释:赵鼎是解州闻喜人。

宋时解州隶属于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

这首词自注“河中作”,词中又自称“年少 ”,根据这些来看,本词当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后。

高中进士后他就离开家乡在汴京等地任职了。

这是一首故地重游的怀人词,怀念往昔一位曾于临......更多

蝶恋花 河内王斡臣号竹溪

朝代:作者: 宋* 体裁:

门外红尘溪上竹。

竹似琅*,溪水清如玉。

溪上主人情不俗。

多应每每能无肉。

千载高标成倏忽。

六逸飘然,君为追遐躅。

莫向溪边闲濯足。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

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

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注释:赵鼎是解州闻喜人。

宋时解州隶属于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

这首词自注“河中作”,词中又自称“年少 ”,根据这些来看,本词当......更多

行舟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释注释: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

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

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

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

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更多

赋得秤,送孟孺卿

朝代:作者: 包何

愿以金秤锤,因君赠别离。

钩悬新月吐,衡举众星随。

掌握须平执,锱铢必尽知。

由来投分审,莫放弄权移。

出处全唐诗:卷208_18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注释当时名士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天宝年间,屡试不中,曾干谒名公(见《唐才子传》),历尽沉浮,饱尝炎凉,看破人生和仕途,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更多

4142434445 共5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