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 朝代: 宋 作者: 沈括 体裁: 七绝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注释今译:陕西宜川县的七郎山与八郎山上瑞雪飘飘,立即撑起毡帐学那边塞人过游牧的生活。衣裳全变黑了,可是冬天还没有过去,石油烟比洛阳车马扬起的烟尘还容易熏黑行人的衣裳呢。出处《梦溪笔谈》"石油" 归雁 朝代: 唐 作者: 钱起 体裁: 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注释[注释](1)潇湘:泛指湖南地区。等闲:随随便便,轻易。(2)二十五弦指瑟这种乐器。(3)请怨:此处指曲调凄清哀怨。[译文]大雁啊!潇水湘水那样美丽的地方你不呆,为什么要轻易从那儿回来呢?那里有澄澈碧绿的水,明净的沙石,岸边还有青苔可以供你觅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大雁答道:湘灵之神在月夜弹的瑟曲调太伤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绝的曲......更多 拟古 其六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注释其六(1)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2)。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3)。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4)。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5)。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6)。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更多 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原作谢张思古据景元 朝代: 元 作者: 程文海 体裁: 词 汉江东、旧家文献,风流意气相许。金台早集荆山凤,声振一庭鹭。春几处。须信道、甘棠树树含清露。平湖古步。妙一曲钧天,鱼龙出听,未数应钟吕。吾衰矣,鬓点吴霜几缕。刘郎忘却前度。千年黄鹤归来晚,山色漫留眉翠。东北注。羡滚滚云涛,去接西江水。仙尘异趣。但极目朝阳,清光万里,阿阁送高翥。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念一笑三年,相思......更多 春中田园作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体裁: 五律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注释归(一作新)燕识故(一作旧)巢。旧(一作故)人看新历。惆怅远行(一作送远)客。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平平地叙述,心情平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更多 杂感(三首) 朝代: 明 作者: 鲁铎 孟冬天气肃,朝霜被芜莱。寒泉细无声,鹈晙鸣何哀。迟迟岁华晚,芳意忽已摧。抚景生感伤,幽思何能裁。¤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五 杜陵叟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注释注释: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更多 梅花引 荆溪阻雪 朝代: 宋 作者: 蒋捷 体裁: 词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注释注释:蒋捷是江苏宜兴人。荆溪即在其家乡。他曾多次经过荆溪乘舟外行或归家。荆溪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这首词是其在途中为雪困 ,在孤寂无聊之际,心有所感,而写成的词。“白鸥问我泊孤舟......更多 梅花引 赠白先生 朝代: 元 作者: 马钰 体裁: 词 脱尘子。逃生死。物外逍遥云水似。起真慈。起真慈。暗助真功,常常得自知。逗引蛟龙归虎兕。水里灯光明久视。结灵芝。结灵芝。携去蓬瀛,专专献我师。子端提。龙蟠虎。莫使马猿偷眼睹。气神苏。气神苏。海底灵龟,依从鼻吸呼。女姹婴娇云里聚。欲赴蓬瀛路上去。炼江湖。炼江湖。结就金丹,方知玉性孤。春阴薄。花冥漠。金街三月初行乐。碧*春。玉*人。蝉飞雾鬓,风前立画裙。浮生酒浪分馀沥。娇甚春愁生远碧。犀心通。暖芙蓉。此......更多 满庭芳 小春 朝代: 宋 作者: 张炎 体裁: 词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注释注释:1315 年(元红宗廷祐二年),元朝入主南宋故土已住几十年。为了取得汉人士族的支持,决定重开科举。一些汉族青年,欢欣鼓舞。但张炎对此看待很清楚,借题发挥,......更多 12345 共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