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访矣存叟南漪钓隐

朝代:作者: 周晋 体裁: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注释注释:周晋的词大多描写的是清逸自然之趣。

从调下词题可以看出,此词系为访问一友人而作,矣子才,字存叟,其先井研(今属四川省)人,因为爱好吴兴山水清远,遂家居湖州的南门。

南漪小隐是矣存叟家花园的名字,园中有硕果轩、元祐学堂、芳菲二亭、万鹤亭、双李亭、桴舫斋、岷峨一亩宫诸景。

“午梦初回 ,卷帘尽放春愁......更多

南乡子 次可行韵二首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薄宦苦营营。

半世长亭复短亭。

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

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

农父无才却有情。

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

话到盆空薄宦苦营营。

半世长亭复短亭。

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

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

农父无才却有情。

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

话到盆空荆宪品皆加。

才罢还除世共华。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

谁醉双瓶玉照沙。

涂水听宣麻。

行脚阳春起未涯。

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

君祖乡邻寒雀满疏篱。

争抱寒柯看玉蕤。

......更多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朝代:作者: 陈襄

我爱仙居好,经营尽国工。

庶民心喜悦,小邑势尊隆。

万瓦如云合,千题不日砻。

自非仁惠术,愧子一观风。

小长干曲

朝代:作者: 崔国辅 体裁: 乐府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注释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

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

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

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情歌。

但作者没有从相见、欢聚、别离等处落笔,而是紧扣江南水乡的特点,抓住特定时间、地点、条件,自然而风趣地表现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采菱姑......更多

望天门山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

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更多

玉楼春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侯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点黏地絮。

注释注释: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

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 ,情深而意长。

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

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 ,遂相慕悦 ,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 ,......更多

临江仙

朝代:作者: 李煜 体裁: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注释注释:1.珠帘:别作"朱帘". 2.淅淅:风声.厌厌:漫长的样子。

3.镇在:长在。

镇:长久。

4.金窗:别作“金刀”。

力困:没有力气。

慵:懒。

别版误作“墉”。

5.怡容:喜悦的容颜。

注:此首及上一首“临江仙”词牌原作为“谢新恩”,因王国维认为系《临江仙》调......更多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寒雀满疏篱。

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注释注释:本词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

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

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更多

堂成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注释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

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

这诗便是那时所作。

诗以“草堂”为题,写的主要是草堂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

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座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从草堂可以俯瞰郊......更多

宿紫阁山北村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注释注释: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写于元和四年(809)。

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做左拾遗,为什么会宿紫山北村呢?

开头两......更多

12345 共2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