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赠郭公

朝代:作者: 谭处端 体裁:

休心损事养根源。

寂淡清虚守自然。

积德仁风师孔孟,僻潜高洁效颜原。

定观明月三秋夜,妙趣玄风九夏天。

诗酒琴书谁可并,野夫常许似龙分桃断袖绝嫌猜。

翠被红*兴不乖。

洛浦乍阳新燕尔,巫山行雨左风怀。

手携襄野便娟合,背抱齐宫婉娈怀。

玉树庭前千载曲,隔江唱罢月笼修行何处用功夫。

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擒生五彩,暂停暂住免三涂。

稍令自在神丹漏,略放从容玉性枯。

酒色气财心不尽,得玄得妙恰如修行非易亦非难。

应物慈悲认内......更多

菩萨蛮 回文 中州乐府

朝代:作者: 孟宗献 体裁:

睡惊秋近鸣虫砌。

砌虫鸣近秋惊睡。

苍鬓掺匀霜。

霜匀掺鬓苍。

影孤灯翳冷。

冷翳灯孤影。

长叹浩歌狂。

狂歌浩叹长。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

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

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注释注释: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 ,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

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颦浅念谁人 ,人谁......更多

诗三百三首

朝代:作者: 寒山 体裁: 五绝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更多

偈颂八十七首

朝代:作者: 释慧开

普贤行愿等三千,正是清明首夏天。

要是见大人境界,月明常照御楼前。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朝代:作者: 周贺 体裁: 五律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出处全唐诗:卷503-8

南歌子 或以山蒲萄为献,其味与家园者无异

朝代:作者: 梁寅 体裁:

虬蔓悬秋露,骊珠撼晓风。

倚崖点漆变殷红。

味与凉州珍贡,却相同。

御苑堪移植,雕盘合上供。

猿猱余颗寂寥中。

多谢樵人分送,到山翁。

十里青山远,潮平陆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释评解这首词通篇写景。

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

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

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更多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朝代:作者: 王士祯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

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

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注释注释:〔一〕这首诗作于顺治十五年(1658)。

第二联以善写夏天雨后夜景著名。

〔二〕河汉:银河。

〔三〕深碧:形容池水。

暗香:昏暗中所闻幽香。

〔四〕沧浪(láng 郎):这里指代济南大明湖,那里有沧浪亭,并盛产荷花。

〔五〕“此夕”二句:写怀乡。

南枝鸟,《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更多

摸鱼儿 海棠

朝代:作者: 刘克庄 体裁: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借写海棠花而暗指自身经历的词,借物言志是此词的好处。

老天爷仿佛是有意和爱花的词人作对,入春以来,低温阴......更多

溪上遇雨二首

朝代:作者: 崔道融 体裁: 七绝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注释注释: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

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

或者用着比兴,别有寄托。

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

它是咏夏天的骤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更多

观刈麦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注释: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更多

12345 共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