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朝代: 明 作者: 高启 门有车马客,乃是故乡士。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上堂叙情亲,拜跪出妻子。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当时同游人,十有八九死。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欢言方未终,悲感还复始。因思兴谢端,叹息不能止。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四之上 闵雨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岁秋固多雨,每恨不及时。黄麈蔽赤日,苗槁已不迟。踏车声如雷,力尽真何为!天岂不念民,云族风散之。穷民守稼泣,便恐化棘茨;妻子不望活,所惧尊老饥。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 闻上江消息(二首) 朝代: 明 作者: 陶安 归义诸文武,随军到里闾。城池今异代,妻子复同居。全国兵家尚,安民治体初。英雄平海宇,仁厚是权舆。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注解:1、却看:回看。2、愁何在:不再愁。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更多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七律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注释注释:[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的;诗中“假”作“遐”,“风波”作“风沙”。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重要成员之一。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更多 陇西行 朝代: 唐 作者: 陈陶 体裁: 七绝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注解: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2、貂锦:这里指战士。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评析:《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更多 陈将军哀词 朝代: 宋 作者: 周文璞 扞环城兮保赤子,归王所兮执弓矢。虽有妻子兮不如兄弟,嗟全家兮南向而死。护行殿兮卧旗鼓,统伍符兮莫余侮。故宫芜兮胡作主,哀将军兮鬓垂素。气力绝兮委尘土,后来孤童兮不胜测楚。天阴阴兮英寂寂,曰余兄兮有庙食。偕友于兮往作配,贺铁驷兮戴云旆。山中人兮望余归,江鼯翔兮花乱飞。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小疾谓可起,期人今则亡。溪山迷故国,妻子寄他乡。馆阁应留像,朝廷为给丧。荣华虽不满,尚胜贾司仓。 陌上郎/生查子 朝代: 宋 作者: 贺铸 体裁: 词 西津海鹘舟,径渡沧江雨。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注释注释:此词运用将物拟人、以物语言已情的手法,以“艣语”谴责、批判了玩弄女性的负心之徒,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女子予以深切同情。起首两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沧江烟雨送别图。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更没有直接去写送者......更多 除夜作 朝代: 唐 作者: 高适 体裁: 七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注释注释: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人们对这个传统佳节的很多欢乐的记忆和想象的,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夜却是另一种情景。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更多 4647484950 共5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