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潭八首 朝代: 宋 作者: 许月卿 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公瑾风流酹江月,孔明礼乐中兴年。君臣可谓逢千载,南北须教总一天。水调歌中休惜别,月明千里共婵娟。 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有客骑骢马,江边问草堂。远寻留药价,惜别到文场。入幕旌旗动,归轩锦绣香。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注释鹤注诗云“江边问草堂”,当是宝应元年在草堂时作。有客骑骢马①,江边问草堂。远寻留药价②,惜别倒文场③。入幕旌旗动④,归轩锦绣香⑤。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⑥。(上四侍御就别,下四送别侍御。倒文场,意气倾倒于文场。若作到字,与问草堂重复矣。行幕轩车,魏之行色。沧浪,即指浣溪,所谓“百花潭北即沧浪”也。)......更多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更多 鹊桥仙 朝代: 宋 作者: 秦观 体裁: 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注释:①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②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③忍顾:怎么忍心回顾。评解《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更多 鹧鸪天 朝代: 宋 作者: 严仁 体裁: 词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注释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扭转。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评解这首词着意抒写离愁别恨。上片抒写伤别。离歌一曲,痛断客肠。江心征帆,楼头粉泪,写尽离别况味。下片着重写离恨。兰舟催发,满载离恨,江水东流,别意悠长。通篇悱恻缠绵,工丽柔媚,体现了严仁......更多 鹧鸪天 朝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体裁: 词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注释注释:此词为别筵而作,当作于淳熙二年正月离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时。两年前,作者以广西经略安抚使来此兼任知府,与僚属、幕士关系甚洽,离别时,他们一再为之饯行 ,一直送到湖南地界。《鹧鸪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筵席前歌舞正欢,又奏起了“番乐”,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更多 黄金缕 朝代: 宋 作者: 秦觏 体裁: 词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里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注释注释①檀板:即拍板。评解这首词把人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上片写梅雨时节的景色。下片写当年相聚的情景,微含惜别之情。全词轻柔婉约,含蓄蕴藉,抒情细腻,描景清丽。集评薛砺若《宋词通论》:少章词颇能继其兄家风,俨然成了一个嫡传的秦派词学。他的《黄金缕》一阕,尤凄......更多 齐天乐 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朝代: 宋 作者: 詹玉 体裁: 词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又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怪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花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注释注释:詹玉是宋末元初词人。1276 年 ,元丞相伯颜率军攻破临安。词人之友童瓮天在战后返杭。词人作了这首词送别。“相逢”,该有多少话可说 ,多少事可忆......更多 齐天乐 送马德昌 朝代: 元 作者: 张伯淳 体裁: 词 人生南北如歧路,相逢自怜不早。倾盖班荆,分灯并壁,吟卷笔床茶灶。交情古道。怕催诏连翩,好风吹到。聚久别难,砌蛩那更碎怀抱。临行谁劝驻马,待将尘土事,妨我吟啸。小住虽佳,还堪就否,催得云帆缥缈。官梅正好。比前度孤山,剩开多少。两处心旌,倚楼同晚照。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又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怪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更多 临江仙 离果州作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体裁: 词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注释注释:乾道八年1772 年 ,陆游四十八岁时,撤去夔州通判的职务,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捡法官。那年正月,从夔州赴宣抚使司所在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二月途经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写下了此首词。陆游到果州 ,已是“ 池馆莺花春渐老”(《果州驿 》)......更多 5152535455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