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寄李之问

朝代:作者: 聂胜琼 体裁: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注释注释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

上片写送别情景。

出城相送,玉惨花愁,莲花楼下,柳色青青。

一曲阳关......更多

麦苗已有生意掘乌禾稬者未止

朝代:作者: 王炎

儿童饭犊女采桑,水满东皋耕事忙。

稻秧半绿麦半黄,天许食新饘粥香。

田父咨嗟仍笑语,赤地一年今得雨。

紫鳖有根妻子喜,免填沟壑弃闾里。

岁暮感怀(四首)

朝代:作者: 戴良

已被虚名误,偷生亦偶然。

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

往事溪云外,余龄逝水前。

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五

徒步归行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注释原注:赠李特进,自凤翔赴鄜州,途经邠州作。

鹤注李特进,当是李嗣业。

《本传》:京兆高陵人,因随高仙芝平少勃律,加特进。

禄山反,肃宗追之至凤翔,上谒,嗣业忠毅忧国,不计居产,有宛马千疋。

《杜臆》:近侍之臣,徒......更多

忆梅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五绝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注释注释: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

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

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

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

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更多

怀卢延让(时延让新及第)

朝代:作者: 贯休

冥搜忍饥冻,嗟尔不能休。

几叹不得力,到头还白头。

姓名归紫府,妻子在沧洲。

又是蝉声也,如今何处游。

出处全唐诗:卷834-22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注释〔说明〕此诗写于晋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

这首诗以哀怨悲伤为基调,历述自己从少年以来所遭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过着饥寒贫困的痛苦生活。

诗人“结发......更多

息夫人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绝

莫以今时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注释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唐诗在内,叙事诗很不发达。

特别是近体诗,由于篇幅和格律的艰制,更难于叙事。

但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其中某些小诗,虽然篇幅极为有限,却仍企图反映一些曲折、复杂的事件;

如果对这些事件推根求源,展开联想,则似乎要有相当篇幅的叙事诗才能叙述得了。

象王维这首五绝就是这样。

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

公元前680年......更多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朝代:作者: 张羽

灯前把卷泪双垂,妻子惊看那得知。

江上故人身已没,箧中寻得寄来诗。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九,《静居集》

惜鸡诗

朝代:作者: 李覯

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

生来逾六旬,互觉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

众雏既不来,一子独恋恋。

恋恋不肯离,逐之终不移。

母行无险易,唧唧相追随。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无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复忘餐。

子於背上卧,不舍须臾间。

我时见之喜,异类能如此。

因欲观其终,其终谅何似。

一朝大长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有腹,渐见东西行。

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还多,养子何劳役。

朝啄荆草林,暮爪......更多

5152535455 共5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