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捣练子 朝代: 宋 作者: 贺铸 体裁: 词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注释注释: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在。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更多 梅花引 荆溪阻雪 朝代: 宋 作者: 蒋捷 体裁: 词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注释注释:蒋捷是江苏宜兴人。荆溪即在其家乡。他曾多次经过荆溪乘舟外行或归家。荆溪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这首词是其在途中为雪困 ,在孤寂无聊之际,心有所感,而写成的词。“白鸥问我泊孤舟......更多 梅花引 赠白先生 朝代: 元 作者: 马钰 体裁: 词 脱尘子。逃生死。物外逍遥云水似。起真慈。起真慈。暗助真功,常常得自知。逗引蛟龙归虎兕。水里灯光明久视。结灵芝。结灵芝。携去蓬瀛,专专献我师。子端提。龙蟠虎。莫使马猿偷眼睹。气神苏。气神苏。海底灵龟,依从鼻吸呼。女姹婴娇云里聚。欲赴蓬瀛路上去。炼江湖。炼江湖。结就金丹,方知玉性孤。春阴薄。花冥漠。金街三月初行乐。碧*春。玉*人。蝉飞雾鬓,风前立画裙。浮生酒浪分馀沥。娇甚春愁生远碧。犀心通。暖芙蓉。此......更多 永兴端明王左丞寄示见训长句因为后答 朝代: 宋 作者: 宋庠 西风书驿到河津,且喜开筩丽句新。安石风流高映世,君房言语妙惊人。公怀远略须经国,我愧华颠未乞身。惟有论交方寸地,岁寒留得比松筠。 碧牡丹 朝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词 翠袖疏纨扇。凉叶催归燕。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月痕依旧庭院。事何限。怅望秋意晚。离人鬓华将换。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糖多令/唐多令 秋暮有感 朝代: 宋 作者: 陈允平 体裁: 词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注释注释:这首词是写秋季女子怀念远方的人的词,“斜阳”、“新月”指出时间是在傍晚时分 ,“秋江”“画桥”“层楼”则指出此诗的地点,词人从多方面描写词中人物的种种感受,秋感怀人虽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此词之所以不落俗套 ,魅力不凡,则在于它的流畅、疏朗以及跌......更多 踏莎行 朝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体裁: 词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注释①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②薰:香气。征:远行。辔:这里指坐骑。③迢迢:形容路遥远而绵长。④危栏:高楼的栏杆。⑤平芜:平坦的草地。评解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马上征人。以景为主,融情于景......更多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朝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一丛花令 朝代: 宋 作者: 张先 体裁: 词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注释注释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②引:招致。③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桡:一作“桥”。评解这首词写的是闺中人春日登楼引起的相思与愁恨。上片写别后愁怀;下片是回忆当年。最后三句借羡慕桃杏犹解嫁东风,叹息人不如物。......更多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朝代: 宋 作者: 李弥逊 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678910 共1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