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朝代:作者: 毛文锡 体裁: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

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

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出处全唐诗:卷893-15

嘲苏世长

朝代:作者: 李渊 体裁: 杂言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

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出处全唐诗:卷869-1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六

朝代:作者: 嵇康

所亲安在。

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

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

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

不遐有害。

我友焉之。

隔兹山梁。

谁谓河广。

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

逝彼路长。

瞻仰弗及。

徙倚彷徨。

穆穆惠风。

扇彼轻尘。

奕奕素波。

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

有怀遐人。

寤言永思。

寔钟所亲。

鸳鸯于飞。

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

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

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

俛仰优游。

良马既闲。

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

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

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

顾盻生姿。

......更多

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更多

塞下曲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乐府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注释写征戍。

注:1:塞下曲:乐府旧题。

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

2: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蓟门,今河北有蓟县,汉唐时为边城。

陆机有《出自蓟北门行》。

3: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青海,唐时属吐谷浑。

4: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寒金,刁斗也。

夜刻,夜更也。

5:蕃......更多

塞下曲

朝代:作者: 薛奇童 体裁: 乐府

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

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

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

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

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出处全唐诗:卷202_10

大江东去 送杨国瑞西归

朝代:作者: 段成己 体裁:

西风汾浦,雁初飞,秋水渺茫无际。

有底忙时来复去,泛若虚舟不系。

篱菊将开,村醪初熟,且住为佳耳。

笑言相答,个中吏隐无愧。

岁月不贷闲人,君颜非少,我发白如此。

好把金杯休去手,万事惟消沉醉。

日转山腰,马嘶柳外,歌阕行人起。

凭高西望,相思目断烟水。

三峰奇绝,尽披露、一掬天悭风物。

闻说翰林曾过此,长啸苍松翠壁。

八表游神,三杯通道,驴背须如雪。

尘埃俗眼,岂知天上人杰。

犹想居士胸中,倚天千丈气,星虹闲发。

缥缈仙......更多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注释①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时稼轩再度出仕建康。

吕叔潜:名大虬,是当时一位文人。

馀不详。

词为友人而赋,然也自吐悲愤,自抒豪情。

全词紧扣秋月着笔,充满奇思丽想,基调奋发乐观。

一起咏月,继之,把酒问月,隐寄壮志未酬鬓先斑之恨。

下片乘风凌空,俯瞰山河,寓鹏飞万里之志。

结拍奔月......更多

太湖秋夕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1_17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朝代:作者: 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出处全唐诗:卷153_8

7677787980 共216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