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

朝代:作者: 郝大通 体裁:

十年学道,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心生无限欢悦。

放开匝地清风,迷云散尽,露出青霄月。

万里乾坤明似水,一色寒光皎洁。

玉户推开,珠帘高卷,坐对千岩雪。

人牛不见,悟个不生不灭。

通仙地僻,向西山深处,倚云栖迹。

俯视峰峦千万叠,隔断红尘消息。

闲步烟萝,静吟风月,此事何人议。

修真上士,更于何处寻觅。

一带无尽山川,洞天幽圃,自有神仙域。

名利相......更多

李少妇词

朝代:作者: 崔庆昌

相公之孙铁城李,养得幽闺天质美。

幽闺不出十七年,一朝嫁与梁家子。

梁家之子鸾凤雏,珊瑚玉树交枝株。

池上鸳鸯本成匹,园中蛱蝶何曾孤。

丈夫壮志仕远方,山川阻绝道路长。

儿女含情不忍别,一别那堪肠断绝。

高梧叶落黄花香,忽惊今日重阳节。

佳晨依旧复谁在,满苑茱萸不堪采。

更上高楼望远天,天涯极目空云烟。

不向旁人道心事,回头滴泪空潸潸。

牛羊归尽山欲夕,门外终无北来客。

此身愿得归泉士,死后那知离别苦。

春花易落兰早摧,......更多

村路菊花

朝代:作者: 崔橹 体裁: 五律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出处全唐诗:卷884-44

桐庐舟中

朝代:作者: 王祎

潇洒溪山梦此邦,轻风细雨过桐江。

川回几讶船无路,林缺时看屋有窗。

野果青包垂个个,水禽白羽去双双。

到家会值重阳节,新酿村醅正满缸。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二

桐庐道中九日逢子公

朝代:作者: 李处权

三年客里重阳节,故典征衣共一杯。

雁下紫萸能自好,霜前黄菊为谁开。

中原豺虎定何许,故国池台安在哉。

山水中逢张学士,慢扶双桨不须催。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朝代:作者: 朱熹 体裁: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注释注释: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

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

初读一遍,不过觉得它逐句移植原诗,仅仅清畅淡远而已。

反复涵咏体会,才发觉意......更多

游九日山

朝代:作者: 胡仲弓

散策来游九日山,松风细细袭人寒。

菊花过了重阳节,自是登高兴未阑。

秋日杂咏六首

朝代:作者: 韩元吉

草草重阳节,黄花惜未开。

故人犹有酒,行客且衔杯。

日落蛩声苦,云低雁影来。

南山足佳气,独立意徘徊。

秋登兰山寄张五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朝代:作者: 刘子翚

青丛馥郁早抽芽,金蕊斓斑晚著花。

秋意祗应宜淡泊,化工可是惜铅华。

轻烟细雨重阳节,曲槛疏篱五柳家。

暮醉朝吟供采摘,更怜寒蝶共生涯。

678910 共1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