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郎/生查子

朝代:作者: 贺铸 体裁:

西津海鹘舟,径渡沧江雨。

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

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注释注释:此词运用将物拟人、以物语言已情的手法,以“艣语”谴责、批判了玩弄女性的负心之徒,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女子予以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沧江烟雨送别图。

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

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更没有直接去写送者......更多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注释鹤注新亭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

新亭有高会①,行子得良时②。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辞。

已坠岘山泪③,因题零雨诗。

(上四新亭会送,是景。

下四惜别诸君,是情。

座客必有绝荤者,故诗中及之。

顾注谓指汉中王者,或然。

且诸客中当有仕梓而去者,故用岘山碑以志去思。

旧注谓送客至襄阳者,太泥。

......更多

雨中花慢

朝代:作者: 张孝祥 体裁:

一叶凌波,十里驭风,烟鬟雾鬓萧萧。

认得兰皋琼佩,水馆冰绡。

秋霁明霞乍吐,曙凉宿霭初消。

恨微颦不语,少进还收,伫立超遥。

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犹自待,青鸾传信,乌鹊成桥。

怅望胎仙琴叠,忍看翡翠兰苕。

梦回人远,红云一片,天际笙箫。

注释注释:中国古代诗里有游仙类,其初写些出尘思想,后业也兼及儿女情怀。

这首词乍看颇有游仙韵味,但经深入揣摩 ,仍是怀念早年情侣李氏之作 。

乾道三年(1167 年)......更多

雨霖铃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词 类别:留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注释注释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评解柳永仕途失意,......更多

雨霖铃

朝代:作者: 王吉昌 体裁:

乾元资始。

偶坤柔成物,默契天癸。

推移造化清虚,运三要、五行神水。

九气腾空六阴静,潜生烟紫。

显降升消息还元,玉窟三花吐金蕊。

虚皇宝藏风琴美。

送青娥、离宫宴赤子。

螺杯滟滟香浮,恣洪饮、写真情喜。

物外巍巍,阳体露、出离生死。

相旷代、贩骨轮流,了了今生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更多

雨霖铃

朝代:作者: 王吉昌 体裁:

万绿心歇。

放神情和畅,痼疾蛰窟。

清虚道业修崇,蠕神息、运无仓卒。

七曜迎真虚室洁,冷辉冰骨。

镇九天、十二楼前,五气腾空帐金阙。

高提慧剑仙童谒。

迸寒光、尖锋挑日月。

收藏炳耀精华,聚壶鼎、激玄霜发。

有物生成,无上妙、总归化恍惚。

廓性海、浸润无为,绰约三空越。

乾元资始。

偶坤柔成物,默契天癸。

推移造化清虚,运三要、五行神水。

九气腾空六阴静,潜生烟紫。

显降升消息还元,玉窟三花吐金蕊。

虚皇宝藏风琴美。

送青娥、离......更多

青玉案

朝代:作者: 惠洪 体裁:

绿槐烟柳长亭路。

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释注释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

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怅惘。

下片写别后的怀念。

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

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绵绵。

集评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更多

青门柳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出处全唐诗

题何监丞画山水歌

朝代:作者: 戴良

至正以来画山水,秘监何侯擅其美。

帝御宣文数召见,抽毫几动天颜喜。

有时诏许阅内储,名笔班班世所无。

王吴李范已心识,余者山堆皆手摹。

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

权门贵戚虚左迎,往往高堂起烟雾。

人间一笔不可得,门外车徒谩如织。

叶君使还亲集送,乘兴始肯留真迹。

于时在座总儒冠,王郑歌辞晚更妍。

岂无片语道离恨,见侯之画笔尽捐。

此画携归在乡县,万壑千岩眼中见。

却忆都门送别时,回头瞥睹西山面。

莫言短幅仅盈咫,......更多

题情尽桥

朝代:作者: 雍陶 体裁: 七绝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注释注释: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

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

据说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桥,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

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

”雍陶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即在桥柱上题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

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

......更多

767778798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