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剡川故居 朝代: 宋 作者: 释仲皎 烟光流转太骎骎,山见春山换绿阴。蝴蝶梦中新岁病,杜鹃声裹故乡心。焦桐冷却风三尺,瘦竹拖来月一寻。早晚掉头归小隐,诛茅千嶂白云深。 怀济北弟侄 朝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翩翩春草梦,随意遶池塘。 怀济北弟侄 朝代: 宋 作者: 晃冲之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合榻言独在,同堂乐未央。翩翩春草梦,随意绕池塘。 思归偶成 朝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悮好音。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恨别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释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更多 恼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庐山冈名。]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唯拟捐尘事,将何答宠光?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晋时永、远二法师曾居此寺。]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更多 悲愤诗 朝代: 魏晋 作者: 蔡琰 体裁: 五古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更多 悲歌 朝代: 汉 作者: 两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注释注释:[1]当:当作,作为。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悼雪庵禅师 朝代: 宋 作者: 翁卷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惜琼花 朝代: 宋 作者: 张先 体裁: 词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注释注释:此为怀人思归之词 。全词大开大合地转换时空,将怀人思归之情在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今日异乡秋色的萧索加以比照,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独倚危楼、落寞消沉进行对比,通过今昔对比的总体布局,从纵的......更多 8182838485 共19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