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羇夜集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谢朓 积念隔炎凉。骧言始今夕。已对浊尊酒。复歧故乡客。霜月始流砌。寒蛸早吟隙。幸藉京华游。边城燕良席。樵采咸共同。荆莎聊可藉。恐君城阙人。安能久松柏。 吾土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注释注释: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七律《吾土》约作于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白居易任河南尹时。这两句的前两句是:“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四句诗的意思是,我的故乡不限于一个固定的地方,在水、竹、花前谋生活,有琴、诗、酒,身心安宁,就是我到了自己的家乡,不管......更多 哀若渠 朝代: 当代 作者: 钱钟书 昔者吾将东,赋别借杜诗。何意山岳隔,生死重间之。留命空待我,再见了无期。抚棺恸未得,负子子倘知。故乡陷豺虎,客死古所悲。禅智山空好,穿冢傍峨眉。吾闻蜀有鸟,催归名子规。魂气无勿之,为鬼庶能归。注释余别君云、为欢明日两茫茫、君苦盼余入蜀 喜迁莺 乙亥元日 以上四部来刊缩印元刊小字 朝代: 元 作者: 刘因 体裁: 词 春风满面。是胸中春意,与春相见。不醉陶然,无人也笑,况是一年清宴。宁儿挽须学语,爨妇举杯重劝。道惟愿。贫常圆聚,老常康健。*****,二十七年,世事经千变。今是昨非,春风花柳,消尽冰霜残怨。门外晓寒犹浅。门上垂帘休卷。灯花软。酒香浓趁歌声,试轻轻咽。庵词、四印齐本樵庵词、疆村本樵庵乐府校补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愁思胡笳夕,凄......更多 大风歌 朝代: 汉 作者: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注释注释:得酬壮士的豪迈心声。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他的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部队的协同作战。这些部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更多 太常引 朝代: 元 作者: 姬翼 体裁: 词 红尘白首尚羁縻。忙乱趁多歧。走骨斗行尸。问来往、驱驰是谁。一天风月,一溪云水,此处好栖迟。说与更生疑。似掩耳、偷铃自欺。人生弱丧自迷方。来往恰如狂。泥里弄泥团。竟不识、神珠夜光。几多风雨,几回磨灭,争肯暂回惶。何处是家乡。便指与、疑心怎忘。化工幻出是非囊。般递利名场。痴子竞商量。便迷却、家园故乡。摧残冰雪,忧愁风雨,几度变炎凉。一念果难忘。受万劫、轮回自当。情知万事转头空。颖脱出樊笼。饮啄且从容。......更多 太平道中遇流民 朝代: 宋 作者: 王炎 丁男负荷力已疲,弱妻稚子颜色悲。亲戚坟墓谁忍弃,嗟尔岂愿为流移。春蚕成茧谷成穗,输入豪家无孑遗。丰年凛凛不自保,凶年菜色将何如。但忧衔恨委沟壑,岂暇怀土安室庐。故乡既已不可居,他乡为客将谁依。黄鸡啄黍白酒熟,去家未久吾怀归。农桑不事得温饱,见尔令人颜忸怩。 奉扬英公大师诗匠 朝代: 宋 作者: 韩溥 悟解真空如壮年,两朝供奉近炉烟。故乡梦断三湘远,应制诗高四海传。晴望野云生紫阁,夜吟蘭烛滴花笺。应愁内殿徵书至,恐向东林负昔缘。 好事近 朝代: 宋 作者: 胡铨 体裁: 词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注释注释:此词关系到南渡后一场斗争,因而闻名。绍兴八年秦桧再次入相主和,派主伦往多议和。这事激起了朝野广泛抗议,当时身为枢密院编官的胡铨尤为愤慨,上书高宗说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指秦桧、王伦、孙近 ),竿之藁街。⋯⋯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更多 如梦令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词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後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释注释: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榦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在翰苑。”当是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以明快的语言......更多 678910 共19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