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赏析: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量,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更多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朝代:作者: 唐时升

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

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

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

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

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

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注释原题: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录十五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十三之上

咏三良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後,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注释[说明]这首诗同《咏二疏》、《咏荆轲》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更多

咏史诗·黄河

朝代:作者: 胡曾 体裁: 七绝 类别:怀古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出处全唐诗:卷647-60

咏竹·风

朝代:作者: 张玉孃

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

景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定瑟玉玲珑。

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

曲轻岂知变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

咏竹二首

朝代:作者: 苏辙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咏竹二首

朝代:作者: 袁燮

去年种苍玉,今岁抽华簪。

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

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

绕径初戢戢,空篱俄森森。

吾观植物性,惭长岁月深。

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

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

大通久不作,进尺退复寻。

对此发幽兴,作诗因自箴。

大林寺桃花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注释: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更多

太常引 为东原范尊师寿。范新得曹夫人,所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衣冠人物渺翩翩。

天地一*仙。

来自范公泉。

管家在、三山洞天。

一簪华发,一篇秋水,得意已忘言。

图画看他年。

与松上、幽人泣传。

重于山岳蔼如兰。

喜一旦,得同官。

裁*笑谈间。

道不似、当年将坛。

一年好处,中秋节近,凉露洗金盘。

丹桂月中看。

尺耐得、人间岁寒。

十年流水共行云。

相见重情亲。

沧海坐扬尘。

便疑是、前身后身。

风台月榭,舞裙歌扇,乐事几回新。

莫话洛阳春。

更谁似、金銮故人。

道宫城市胜林塘。

松竹满、芰荷香。

煮酒......更多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朝代:作者: 王昌龄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一作孟浩然诗]出处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更多

3132333435 共2916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