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注释原题注: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更多 鸳鸯湖棹歌之一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注释注释:原序:甲寅岁暮,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绝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宋朱希真避地嘉禾,放鹤洲其园亭遗址也。余伯贵阳守,治别业于其上。真如塔峙其西。注:放鹤洲:在嘉兴鸳鸯湖畔(现称西南湖),遗址在嘉兴城区南湖乡西南湖村无名圩。 真如:塔名。塔址......更多 鸳鸯湖棹歌之一百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槛边花外尽重湖,到处怀觞兴不孤。 安得家家寻画手,溪堂遍写读书图。注释注:黄子久有《由拳读书图》。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一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劝郎莫饮黄支犀,劝郎莫听花冠鸡。闻琴桥东海月上,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注释注:闻琴桥在海盐城东。乌夜村,何准宅旧址。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七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注释注:崇德,古南亭。石门,春秋时吴垒石以拒越。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三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注释注:招宝塘在海盐西南。《九州要记》:古有金牛入山,阜伯通兄弟凿山取牛,山崩,二人同死穴中,因曰“会骸山”。郡有刘伶墓,土人避钱?讳,改呼金伶墓。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九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移船只合甓川居,酿就新浆雪不如。留客最怜乡味好,屠汶秋鸟马嗥鱼。注释注:闽人卓成大元末侨居甓川。马嗥城殆即《水经注》所云马?城也。鱼可为腊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二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鹰案绝顶海风晴,乌免秋残夜并生。铁锁石塘三百里,惊涛啮尽寄奴城。 注释注:鹰窠顶在澈浦山椒。每十月朔日月并出海中。晋安帝隆安五年孙思犯海盐,刘裕拒之,筑城于海盐故治。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五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春绢秋罗软胜绵,折枝花小样争传。 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注释注释:注:濮院,元濮乐闲所居。濮九娘桥在焉。 鸳鸯湖棹歌之七十八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走马岗长夕照中,塘连沙渚路西东。不知吴会谁分地,生遍茱萸一色红。注释注:走马冈在石门永新乡,地有官窑,相传吴越分疆处。语儿中泾,一名沙渚塘。《吴会分地记》书名见《太平御览》。吴茱萸,禾郡土产。 1112131415 共2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