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朝代:作者: 李东阳

马头残梦不成酣,似觉薰风为指南。

官烛罢烧犹有月,朝衣初脱尚余风。

回鞭懒赴城东宴,挥尘聊同石上谈。

记得曩时曾宿地,翠微深处一禅庵。

¤注释原题: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二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朝代:作者: 李东阳

夜深灯火下斋宫,路转西岩却向东。

四塞河山今古在,诸陵云雾往来同。

烟丛簇簇溪藤暗,秋叶萧萧岭树红。

独愧两都词赋手,玉堂椽笔待名公。

¤注释原题: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二

平阴武愍王挽诗

朝代:作者: 李东阳

汉家天子亲出师,旌旗如山令不发。

将军意气如蜚熊,腰间宝剑双白虹。

长戈一麾四十万,六合惨淡多悲风。

胡天冥冥夜飞雪,将军奋呼山石裂。

平生铁石旧肝肠,化作乌鸢口中血。

君王龙驳今在途,臣身已死谁为扶。

中兴功业吾岂敢,君王独归臣不返。

裕陵松柏自年年,臣归祔葬桥山边。

英魂或助天飙起,长为狼山扫夕烟。

注释注释:十有四年秋八月(己巳),胡笳吹尘暗城关。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一

幽怀(四首)

朝代:作者: 李东阳

墙根老树碧生苔,门卷疏帘一半开。

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

长堤隔水疑无路,瘦马冲泥念不才。

朝往暮归缘底事,只须形影自相猜。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二

幽怀(四首)

朝代:作者: 李东阳

坐看幽意满青苔,雨径烟扉湿不开。

药裹半封尘未扫,棋声欲定鸟还来。

为园每课山僮业,弄笔先怜稚子才。

我瘦不缘诗思苦,骚人相见勿频猜。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二

弄潮怨

朝代:作者: 李东阳

莫弄潮,潮水深。

杀人莫射潮,中有孝女魂。

魂来父与游,魂去父与沉。

潮能杀人身,不能溺人心。

潮水有盈缩,人心无古今。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一

归母怨

朝代:作者: 李东阳

母告儿:“饥不得汝食,寒不得汝衣,汝身荣盛吾何为?

”儿告母:“寒不见母寒,暑不见母暑,死若有知应得睹。

”齐使还,周兵起。

天遣来,来送死,洛阳不死长安死。

殿前一杀数十人,母身在否无儿存,丁宁莫遣齐师闻。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一

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朝代:作者: 李东阳

鱼为水族类最稠,近时画手安成刘。

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

大者独立为豪酋,小者列从分奴驺。

翻身煦沫日弄影,一一如在空中游。

风鬐雾鬛卷复散,顷刻巨浪高山丘。

上摩虚无拂倒景,下逐远势归长流。

初疑聚石作九岛,咫尺之地皆汀洲。

又如然犀照牛渚,海若露叫群灵愁。

问渠类象谁指示,或者神授非人谋。

画图贵似不必似,却恐有意伤雕锼。

拟将天地作画笥,此语吾传苏子由。

江湖茫茫隔尘土,吾欲远挂珊瑚钩。

临渊之羡亦徒尔,......更多

徐州洪苏墨亭书坡老石刻后(有序)

朝代:作者: 李东阳

“郡守苏轼、山人张天骥、诗僧道潜月中游”题名十六字,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辄隐隐见沙沫间,篙师渔人不能识,而崖石险绝,又非士大夫所暇寻阅者,故于世无传焉。

成化壬辰,予过徐,放舟洪下,畏险岸行,偶见此字,尝为诗纪之。

又八年庚子,予与洗马罗君明仲校文南畿归,工部主事尹廷用实理洪事,邀坐苏墨亭,则此石已为君所伐致,置之亭壁矣。

因与明仲各赋一诗遗尹君,留之亭中。

九月望日。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更多

得匏菴观造雨絪诗辄次韵

朝代:作者: 李东阳

结构亲劳较短长,栋材应不弃余良。

平分屋角三重溜,巧借檐阴二尺凉。

闼外青山犹可送,帘前紫燕莫愁妨。

从今稳作城东客,雨笠烟蓑不用将。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二

1112131415 共338条